水稻机插栽培的推广实践与经验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水稻机插秧与人工插秧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本文针对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推广实践以及该技术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扩大水稻机的使用范围,普及水稻机插秧栽培的技术。
一、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
1、稻田整地
机插水稻选择中小型的秧苗,这对稻田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应使用旋耕机等机械将稻田进行平整,尽量将起伏落差控制在三厘米内,并使土壤耕整后保持软硬适中的程度,以保证土壤的结构稳定,为土壤沉实提供时间。对于稻田内的浮渣、杂草等杂物进行清理,避免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影响其吸收养分。
2、选种播种
水稻种子应选择发育期较短的,由于机插水稻的发育期较长,而且稻穗较小,因此,种子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早熟并且稻穗较大的种子。播种的时间影响水稻日后生长,要结合水稻种植的茬口,从而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
3、灌溉施肥
机插水稻与传统的手工种植水稻不同,有其自身的生长特点,进行灌溉时,要进行“浅-搁-湿”的方式。灌溉时,需注意适当地间隙脱水,以促进水稻的根部生长,在完全活棵立苗后再进行浅水灌溉。机插水稻的密度大,但单穗花的数量较少,应进行精确施肥,可增加水稻的产量。具体来讲,应根据预期的产量确定总的施肥量,并结合土壤肥力以及水稻需求量确定不同时期的施肥比例。
4、分次搁田
水稻种植规模化能够提高产量,需要根据种植户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水稻的产量不仅仅受种植面积的影响,还受水稻的成穗率的影响。为使根苗强壮,机插水稻需要进行多次搁田。栽插的质量和施肥良好的冬天进行搁田的时间要适当提早,土壤是不可以出现裂缝的。稻田的土壤水分是比较敏感的,不能进行一次重搁,会导致稻苗死亡,造成穗数不足的情况出现。
二、水稻机插栽培的推广经验
1、示范培训相结合
为更好地进行技术传播,可以采取示范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划分部分地区为重点,开展水稻机插栽培示范,在示范中进行培训。在室内进行理论培训,并在田间进行具体的操作培训,对机插示范户采用全程跟踪培训的方式,实现示范、宣传等效应。当地的各部门应加强通力协作,做好水稻机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组织水稻种植户进行定期培训,宣传水稻机插技术,并规范农户操作方法,建立水稻机插示范区和典型区域,以此有效促进水稻种植行业发展。
当前乡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偏低,无法通过自学掌握这项技术,这就需要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开展科技下乡的活动,可采取下乡走访,或互联网传媒的方式广泛宣传机插秧技术,向农民例举成功案例,并介绍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设立省、市、县和乡四级培训机制,重点对基层的插秧技术骨干以及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选派人员到稻田里现场进行农艺以及农机技术讲解,可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扩大该项技术应用范围,提高机插秧技术的推广速度。
2、农机农业向融合
農机专家与农艺专家相互协作,对水稻品种的选择、床土的准备、育苗以及苗期管理、机插稻田耕整、机插施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探索。结合大量的试验、推广,对机插水稻的不同栽培类型,针对种子选择、播期以及秧龄、机栽施肥等方面进行详细地研究。制定相关的经验章程,扩大水稻机茶栽培技术的范围。
3、标准化育秧工厂
毯状小苗出现播种量大、秧苗品质较低、秧龄的弹性小甚至出现插秧不均匀,漏秧量大的问题。建立的标准化育秧工厂目前发挥的作用并不大,有部分闲置造成一定程度上浪费。中小型的水稻种植户对机插机械和育秧盘的投入量较小,另一部分使用机械设备作业,但对该技术掌握程度不足,使该技术与手工种植相比优势不明显,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实践中应简化育秧的程序,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育秧方式。尽量做到规模化育秧,采用流水线的方式进行播种。营养土可就地简化烂泥育秧进行取土,育秧完成可直接机插,以减少使用面积以及运输成本。
任何项目地开发都离不开政府支持,在初步使用水稻机时,可向政府申请补贴,建立机插栽培核心区,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若需继续扩大规模,可将与水稻种植有关的项目结合在一起,促进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推广。
4、市场化发展机制
政府应针对农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量。部分地区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农机部门将各个不同项目的组织、试验、培训、技术制动以及资金统筹进行协调,提高实施的质量,并加快技术创新推广速度。创新机插秧推广形式,形成水稻育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使各农机服务组织专业化,为推动机插秧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出现部分农业企业,可积极发挥此类企业的作用,将肥料、农机以及粮食加工方面的企业整合在一起,形成水稻种植销售一体化。企业参与机插秧技术师范活动,实行农事代管以及统一订单收购的形式,以保证该技术落到实处,提高该项研究成果的推广。个人可购买农机农技服务站,自负盈亏,有偿地为种植户服务。
5、提高社会化服务
水稻机插栽培技术可构建农机服务产业链,保持该技术的长期推广活动,并培育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进行规模化经营,以技术带动规模,以规模推动技术。
(作者单位:110300辽宁省新民市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7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