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农药残留现状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概述了烟草农药残留现状,并探讨了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控技术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烟草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农药残留;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標识码 B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tobacco pesticide residues,and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physical,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tobacco producti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obacco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s.
Key words tabacco;pesticide residues;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application
农药残留是影响烟叶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烟叶农药残留,建立绿色防控综合技术是持续控制烟草病虫草害的重要手段。
1 烟草农药残留现状
农药对防治烟草病虫害、增加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农经济收益作出了较大贡献,烟草在大田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使用农药,施用的农药附着在烟株可直接造成烟叶农药残留,同时撒落到灌溉水体和植烟土壤中的残留农药也会间接污染烟草。理论上讲,严格按照良好的农业操作规程,农药中的活性成分及其降解产物仍会在烟草上有残留,但是这种残留水平是合理的。然而,实际生产中滥用农药和超剂量多次施用农药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特别是一些高残留农药的过量使用,极易导致烟草农药残留超标。喻学文[1]对来自湘西北4个地区的22份烟草样品进行了20种农药的残留检测,检出18种农药,检出率为90%,有机氯杀虫剂氯丹、γ-HCH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氰戊菊酯、七氟菊酯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农药检出率和超标率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李剑馨[2]对150份样品中15种农药进行检测,平均检出率为77.78%,平均超标率为11.11%,其中抑芽敏、甲霜灵和七氟菊酯3种农药超标。
烘烤过程中在高温高湿的作用下烟叶中的残留农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化和降解,降低了烟叶中的农药残留;烟叶储存和醇化期间,残留的农药也会发生降解,但是为了防止烟叶生虫霉变,也会使用杀虫剂从而造成新的农药残留[3]。李义强[4]研究了烯酰吗啉等5种农药在烤烘前后的残留降解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烘烤后5种农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代森锰锌农药的降解最为显著,烤后烟叶中代森锰锌残留量为鲜烟叶的24.6%,三乙磷酸铝农药的降解较少,其残留量为鲜烟叶的64.4%,烯酰吗啉、甲霜灵和霜霉威农药在烘烤过程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解,烤后烟叶残留量分别为鲜烟叶的34.3%、38.6%和47.8%;烟叶存放一段时间以后,农药残留也会有较大程度的降解,并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农药残留的降解率也随之增加,烟叶存放60 d,5种农药平均降解率为48.12%,存放1年后,降解率均达到80%以上。
2 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控技术
农业防控主要是通过最基础的农业技术措施来防治烟草病虫害,是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有抗性品种选育、肥水管理和合理耕种等栽培管理措施。
2.1.1 抗性品种的利用。选育抗性品种是控制烟草病虫草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根据品种间抗性的差异和当地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筛选适合的抗性品种进行科学布局,以达到防治作用。目前的主栽品种中云烟85、云87以及K326对烟草青枯病有良好的抗性作用[5],NC297品种对烟草黑胫病、烟草花叶病毒和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6],而云烟97品种在综合抗病性方面表现较好[7]。
2.1.2 栽培措施的利用。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健壮无病的烟苗,及时清除带病烟苗,可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危害[8],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烟田实行轮作和间作等种植制度,一方面能有效切断专性寄生病虫的食物链,减少土壤中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同时也有利于作物间天敌种群的相互转移,增强生态系统对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改变害虫繁衍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目的。小麦和烟草套种可以提高烟蚜在烟蚜茧蜂上的寄生率,显著降低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9]。
2.2 物理防控技术
2.2.1 土壤电处理消毒技术。在烤烟生产中主要是利用光、电等物理因素或工具防治病虫害,简单、可操作性强。土壤消毒是消除土壤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电消毒是一种最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将电极板埋设在土壤耕作层里,通过施加脉冲电压,使其发生电化学反应和电击杀效应,达到土壤消毒目的[10]。同时,土壤中的水分在脉冲电流的作用下发生电解,生成的强氧化剂氯气可穿透病原菌的细胞壁,进入细胞核破坏其核酸结构,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在土壤中撒施强化剂和石墨颗粒,以增强土壤电处理灭杀效率。陈曦[9]报道了土壤电处理技术能有效灭杀土壤中根结线虫,其灭杀效果随通电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土壤和根际残留的根结线虫数量逐渐减少,通电时间至6 min,根结线虫的数量趋近于0。 2.2.2 空间电场除雾防病促生技术。空间电场除雾防病促生技术在电场的高压放电作用下,能有效地截断空气传播病害的渠道,同时在产生的大量臭氧和高能带电粒子的双重作用下使病菌的细胞膜氧化破裂而被杀死[11]。烟草漂浮育苗大棚内温、湿度高,雾气大,白粉病等空气传播病害容易发生,陈飞飞等[12]在育苗大棚内安装3DFC-450型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机,既能有效地促进烟苗根系的发育和生长,又能有效降低育苗棚各区域内虫口数量,降低烟苗病虫害发生率。
2.2.3 诱杀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向习性,用色板、杀虫灯及性诱剂等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李 娟等[13]在烟田利用黄板诱杀烟芽,诱杀区杀虫效果高达89.2%,诱杀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烟草病毒病的发生。董宁禹等[14]使用诱虫黄板30 d,有翅蚜虫虫口减退率达73.28%,能有效地减少烟田蚜虫虫口基数,病毒病防效达68.78%。邹宏斌等[15]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在高压电网的作用下烟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可以减少30%~40%的田间落卵量。张翠屏等[16]研究了性诱剂对烟田几种害虫的诱杀效果表明,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最好,对烟青虫和烟田小地老虎也有一定的诱捕效果。
2.3 生物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用一种或一类有益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成本低、防效好,不污染环境,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上作为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防治技术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
2.3.1 天敌防治技术。通过人工饲养和繁殖烟蚜茧蜂和赤眼蜂等烟草害虫天敌,释放到烟田中,可有效抑制多种害虫的发生和危害。高 强等[17]报道了烟蚜茧蜂对烟蚜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将烟蚜茧蜂释放到烟田后,烟蚜数量呈减少趨势,虽然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在前期表现较慢,但是后期能持续有效地控制烟蚜的发生。云南省每年利用烟蚜茧峰防治烟蚜危害面积逾6.67万hm2,杀虫剂使用量减少50%,并在烟蚜茧蜂的繁殖和释放上形成了一套成熟技术[18]。谷星慧等[19]调查了放蜂前后桃蚜和烟蚜茧蜂寄生率的变化,放蜂后桃蚜寄生率较低(为30%),到放蜂后期桃蚜寄生率最高达93.5%,防治效果显著。
2.3.2 微生物制剂农药。大田生产中可有效防治烟青虫、小地老虎和烟蚜的生防制剂主要有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农药。张永春等[20]用0.3%苦参碱水剂防治烟青虫,用药后1、3、7 d的防效分别为72.09%、93.55%、100.00%,苏云金杆菌对烟青虫的防效分别为44.18%、90.32%和 100.00%。黄 刚等[21]的研究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烟草蚜虫有杀虫效果,不同菌株之间的杀虫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95%以上。微生物生防制剂“灭菌灵”木霉菌株能有效地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22],生防制剂“灭线灵”对烟草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3]。
2.3.3 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的有效成分为天然活性物质,在防治病虫害上既有杀虫作用,也具有杀菌和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并能有效降低害虫的抗药性且低毒、残留降解快,对环境污染小。章新军等[24]研究表明,商陆可有效抑制烟草普通花叶病,藜芦等对烟蚜有较强的灭杀作用,博落回和苦参等对烟草赤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烟青虫用苦皮藤防治效果明显。刘小波等[25]提出了用1%印楝素防治烟草码绢金龟成虫的建议。江汉美等[26]研究表明,12%复方生物碱微乳剂对无翅烟蚜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施药2 d后LC50为102.87 mg/L,是防治烟蚜的有效药剂。
2.4 化学防控技术
科学施用农药能有效控制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量和投入成本,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1 正确选择农药。据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和全国烟草昆虫调查,烟草侵染性病害有68种、害虫逾200种[27],烟田中很多种病虫害是混合发生的,应根据病虫症状准确识别病害种类,对症选药,以免用药错误,影响防治效果,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
2.4.2 选择施药时间和施药器械。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找准施药时间十分重要,在发病初期施药能有效控制菌原基数,防治效果好。在施药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做到药剂覆盖密度和分布均匀度,才能确保有效发挥药效,防止药害和避免农药残留。
2.4.3 把握农药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的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绝大多数农药在安全间隔期内其有毒物质会因光合作用等因素逐渐降解,达到安全水平。根据农药在烟株上的残留降解规律和特点,制定最后一次施用时间,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2.4.4 合理混用与交替施用农药。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或一类农药,会增强病原菌的耐药性和抗药性,导致农药过量施用,加剧了农药残留风险。科学混用和交替使用农药,具有降低药剂使用毒性、延缓抗性等优点,可提高药效和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中,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的药效高于各自作用的总和。
3 展望
绿色防控技术对降低农药残留风险、确保烟草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未来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上,将更加注重生态调控作用,充分发挥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烟草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
4 参考文献
[1] 喻学文.湘西北烟草农药残留现状分析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387-2390. [2] 李剑馨.云南烟草农药施用与残留现状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3] 吴哲宽,覃光炯,余镇,等.我国烟草农药残留现状及解决措施[J].广州化工,2017,45(20):27-28.
[4] 李义强.防治烟草黑胫病药剂的残留降解及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5] 平新亮,何念杰,林媚,等.烟草青枯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防治探讨[J].江西植保,2009,32(1):32-35.
[6] 馮云利,奚家勤,马莉,等.烤烟品种NC297内生细菌中拮抗烟草黑胫病的生防菌筛选及种群组成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1,33(4):488-496.
[7] 裴洲洋,朱启法,张业辉,等.皖南烟区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8):73-74.
[8] 彭曙光.我国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自然科学报),2011,23(1):115-117.
[9] 陈曦.土壤电处理技术防治黄瓜土壤根结线虫试验[J].农业工程,2019,9(3):104-106.
[10] 杨秀兰.温室土壤消毒新装备: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J].农业工程技术,2010(6):44-45.
[11] 赵辉,杨健.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4(2):55-58.
[12] 陈飞飞,张翔,周为华,等.漂浮育苗病虫害物理防治集成技术及应用[J].农业工程,2014,4(1):114-116.
[13] 李娟,安德荣.捕杀特黄板对烟芽及烟田蚜传病毒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2):70-72.
[14] 董宁禹,刘占卿,赵世民,等.太阳能杀虫灯和诱虫黄板绿色防控技术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8):83-86.
[15] 邹宏斌,何涛,李良国.房县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13(4):29-30.
[16] 张翠萍,杨硕媛,杨璧愫,等.性诱剂对烟田3种主要鳞翅目害虫诱杀效果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3):744-746.
[17] 高强,刘勇,朱先志,等.眼蚜茧蜂对烟芽的控制作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7):71-72.
[18] 王树会,魏佳宁.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和释放技术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2006,28(增刊1):377-382.
[19] 谷星慧,杨硕媛,余砚彼,等.云南省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技术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1):1-7.
[20] 张永春,周杜浪,杨晓刚,等.烟青虫生物防治药剂的筛选[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6):124-127.
[21] 黄刚,徐明勇,钱凤英,等.白僵菌对烟蚜的致病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28-20529.
[22] 夏振远,祝明亮,杨树军,等.烟草生物农药的研制及应用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1):110-115.
[23] 王丽珍.烟草根围土壤拮抗细菌的筛选及控病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4] 章新军,杨峰钢,高致明,等.植物源农药防治烟草病虫害[J].烟草科技,2006(6):58-60.
[25] 刘小波,杨本立,陈国华,等.三种植物性杀虫剂对烟草码绢金龟生物活性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1,7(4):33-35.
[26] 江汉美,阮小云,许家琦,等.12%复方生物碱微乳剂防治烟蚜室内生测及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药,2010,9(6):53-56.
[27] 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中国烟叶生产实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0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