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众所周知,流体力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基础性、难度性和抽象性,老师讲解中难度系数较大,而且学生学习中也会遇到重重阻碍,一旦对其中的知识点没有把握到位,或者掌握不够扎实,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改善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将依照自身的实践经验,首先简析流体力学课程,然后重点剖析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希望可为课程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流体力学 课程教学 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c)-0121-02
水、气、油是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此,像环境专业、能源专业、化工专业、冶金专业等绝大多数都会学习流体力学这门课程,而科学高效地开展课程教学,让学生明确流体基本运动规律,掌握作用力的主要特点在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中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该文关于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关键问题内容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 流体力学课程简析
流体力学是探索流体运动规律和实际应用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该课程的基本学习任务是让学生明确流体力学概念、掌握基本原理、熟知基本方法,培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流体运动的相关概念与规律,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再经由解决问题方法的不断积累,促进专业问题的解决。然而,流体力学概念相对抽象,易于混淆,且包含较多的方程和公式,枯燥乏味,对高等数学理论和全面剖析、独立处理问题等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基于应试教育这一大背景,学生也很少能够切身接触与体验流体流动现象,对应的观察与理解不完全,以解答试题,给出正解为主,进而陷入了教学困难的窘境,学生对流体力学产生畏惧。基于这一现状,亟待改善流体力学教学效果。
2 课程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基于流体力学教学现状,好多专家学者展开了探索。有的提出案例教学,有的提出问题链教学,无论是哪种教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习兴趣有所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改善。下面,笔者将重点剖析某些关键问题。
2.1 注重课堂教学方法
流体力学包含较多的知识点,相对抽象和枯燥,不便理解和吸收。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应适当激励、合理引导。教师如果能在正式授课前,提前准备一个巧妙的引言,并结合每章要讲授的知识点阐述自然现象中蕴藏的原理或列举一些学生关心的实际案例和最新成果,可为课程教学注入一丝活力,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并非枯燥乏味的,相反蕴含着许多哲理,以此来刺激学习欲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生活和科研案例的引用,还可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应彰显出教师的主导性。例如,流体力学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定理概念和方程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无法明确重难点,忽略抽象深奥的基本知识点,主攻方程推导等较为具体的内容,长此以往,将会出现概念定理模糊、无法融会贯通的问题,降低了学习效果。为规避这一问题的发生,教师应发挥出自身的主导性,例如,正式讲授内容前,有效引导学生,使其掌握科学的方法,同时,基于各章节的重难点内容提出清晰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除此之外,因流体力学相对抽象深奥,学生无法在短时间真正掌握,所以,正式讲授新课前,教师应有机联系前期的知识,找到重难点,合理巩固。在章节学习结束后,还应及时总结归纳各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清楚各章节的重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2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流体力学课程包含的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等不同层面的知识,较为复杂。若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照本宣科,则略显单调,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此,在教学内容设计环节,应引用工程案例,例如,可借助学生熟悉的空调系统来阐述水管内流动和阻力计算等问题,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吸收,增大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3 做好教学反馈
深化师生内部的互动交流,做好教学反馈。流体力学课程包含较多的概念与方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实际学习中,如果懈怠将会被甩在后面,为此,应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反馈信息,有效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一条水平线上。既要重点讲述教材中收录的例题,也应适当布置习题,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为切实提高授课效果,可采用考勤、课后作业、测验和课堂提问等多种考查方式,以此查漏补缺,改进不良习惯。简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应建立一种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明确教学反馈,合理调整教学,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2.4 突显实验课作用
流体力学具有实践性,在教学实践中一般会设置实践教学,其中实验课程必不可少。经由配套实验课程的开设,可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填补流体力学抽象难于理解的不足,深化理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果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实验课有机进行,则能够全面发挥实验课的促进作用。然而,实际上虽然很多专业都设置了实验课,但最终考核并未把实验课划入考核范畴,致使学生无视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出勤率不理想,即便有些学生来上课,但却敷衍了事,东张西望。为保障实验课的效果,笔者建议把实验成绩划入课程考核范畴,并按照特定比例划列至总成绩内,只有这样方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善教学质量。另外,在做好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合理应用教具演示法。经由实践探索发现,在实验室中讲授某些理论内容,辅以实体教具,可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全方位观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综上可知,只有将实验课成绩划入流体力学考核范畴,方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
2.5 强化多媒体教学
流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且易于变形,运动规律繁琐抽象,为准确、生动描述流动现象,有效解释运动特点,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把多媒体引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经由视频和图片可生动展现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际状态,并能深化概念理解,提升学习趣味性。恰恰因为这一优势,多媒体被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并慢慢取缔原有的板书教学。然而,经由教学实践发现,如果应用不合理,则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精彩绝伦的动画完全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得学生忽略了画面背后的内容,导致学生找不到要点,同时,多媒体虽然节省了一定的书写时间,但使得课堂教学充斥着大量的教学内容,授课速度过快,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吸收。为此,笔者建议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遵循适度、够用的基本原则,把繁琐的流动现象和实验过程等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对于推导和计算性问题通过板书来讲解,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以便他们能够完全理解和吸收,进而彰显多媒体的优势,规避多媒体的弊端。
3 结语
基于流体力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广大教师应合理把握与课程相关的思想方法,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积极讨论,强化学生发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流体力学基本定理,全面提升流体力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伟娇,乔春珍.《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关键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188-189.
[2] 毛军,梁小燕,Marc Hen.流体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9,20(4):120-124.
[3] 崔俊奎,郭仁宁.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与关键环节探讨[J].科教文汇,2018(24):74,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94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