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电子信息大类的新生研讨课设计——解读电子信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万帅 李鑫 周巍

  摘 要 新生研讨课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同时帮助学生了解高校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已成为国内外众多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首先对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设计做了详细介绍,通过混合式专题设置和研讨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其次,通过对通识专题和专业相关专题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大类和相关专业的内涵、发展前沿、应用领域等内容,引导和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为以后的专业选择、学习探究、创造性思维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教学设计 电子信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2.052
  Design of Freshman Seminar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Interpret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WAN Shuai, LI Xin, ZHOU Wei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2)
  Abstract Freshman seminar can help students realize the smooth transition from middle school to university, an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which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 for many foreign and domestic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freshman seminar in detail, and helps students adapt to the learning and living mode of university as soon as possible through the hybrid thematic setting and discussion-type teaching mode. Secondly,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general topics and professional related topics, this paper helps students master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frontier, application field and other content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majors, and inspires the study interest and exploration spirit of students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which plays a good role in guiding professional selection, learning to explore,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s freshman seminar; instructional desig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0 前言
  新生研討课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研讨式课程,其目的是帮助新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型,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新生研讨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合格人才的必备环节,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众多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目前,国内外的新生研讨课主要分为适应性研讨课与学术性研讨课两大类,前者旨在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环境,后者则为了帮助新生尽快进入高校的学习状态。
  国内高校引入新生研讨课的时间相对较晚。清华大学于2003年率先推出了新生研讨课,由知名教授授课,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随后国内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纷纷开设新生研讨课程,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笔者所在高校自2018年开始面向电子信息大类开设新生研讨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新生研讨课主要是以探索和研究为指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是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的目的、任务和方法,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同时了解本科大类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关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应用领域、以及高校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思考和探索精神。新生研讨课中,新生以小组方式边讨论、边学习,通过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以及与同学的团队合作,既可以帮助新生接触和了解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又可以帮助其更快融入新的环境,找到归属感。新生研讨课使用混合型的内容设置,采用小班研讨式专题的方式(seminar),课程共分为8个专题,共计16学时,1学分。新生研讨课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专题研讨主持人,在两个学时的时间内达到各个专题的研讨目标。   1 专题设置
  根据笔者所在高校具体实际和专业特色,新生研讨课的8个专题为混合式设计,其中4个专题为通识专题,另外4个为专业专题。通识专题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熟悉大学学习和生活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活与学习方式、大学学习中的实验与实践、什么是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大类课程设置及如何选课等。专业专题面向具体的专业,从专业前沿出发,以趣味专题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探索电子信息领域的具体专业,让学生充分感受电子信息各专业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后期的专业选择做好准备。
  下文给出了各个专题的设计方法,其中通识研讨议题在下文列出的内容中应尽可能全部涉及并进行充分研讨,可由主持人进行议题自由扩展。考虑教学对象是新生,他们每天都在接触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产品,但对电子信息学科却知之甚少。因此,专业研讨议题应当从公众普遍关注且与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入手,引导至专业核心问题,选择的议题应能涵盖电子、信息和通信三个主要领域,并可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而构建出电子信息大类内部各个专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热门话题的研讨和剖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专题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信息大类新生研讨课专题设置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是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融合的产物,学生毕业后要求具备设计、开发、应用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因此,新生研讨课还应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实物授课、虚拟仿真、网络答疑等多种教学手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2 专题内容设计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主要立足于电子、信息和通信等学科基础,这一特性决定了其知识体系的宽广性和时效性,此外,随着新型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深层次的不断融合,导致电子信息专业知识体系的快速更新和扩展。为此,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应既有经典内容,也有新问题,做到依托经典,跟踪前沿。本节给出部分专题示例作为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时事和科技发展态势进行调整。
  2.1专题一:大学是什么?
  主持人:班主任,可邀请研究生或高年级学生代表参与。
  研讨议题:大学是什么?大学有什么?
  (1)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在人生中的地位;(2)从高中到大学:学习(课内、课外)有何不同,生活方式/态度该如何转变;(3)如何做好学习规划: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4)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5)素质教育、人际关系、业余生活等内容;(6)大学生涯规划。
  2.2专题二:如何选课?
  主持人:教学副院长或专业培养方案负责人。
  研讨议题:
  (1)电子信息大类与各专业的关系简介;(2)大类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情况介绍;(3)课程承接与支撑关系、课程重要性分析;(4)学分制选课问题分析与选课引导;(5)熟悉选课系统;(6)就选课中的问题进行现场和线下答疑。
  2.3专题三:实验与实践
  主持人:实验中心主任,可邀请实践、竞赛方面的优秀指导教师参与。
  研讨议题:必须完成以下全部教学内容,并可进行扩展。
  (1)参观实验室,感受实验仪器;(2)大学期间实验、实践课程的重要性;(3)大学期间参加竞赛与实践活动的重要性;(4)如何有效利用学校和学院所提供的实验与实践教学资源。
  2.4专题四:解读电子信息
  主持人:学科资深教授。
  研讨议题:应当完成并不限于以下内容的研讨。
  (1)什么是电子,什么是信息,什么是通信、什么是电子信息工程(通过对手机的软硬件功能以及部件拆解进行研讨);
  (2)学院各专业对比分析;(3)生活中的电子信息工程;(4)专业核心概念剖析;(5)毕业后你会去哪里?(出国、就业、读研等)
  专题五:芯片之战(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专业专题)
  主持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资深教授优先);并可邀请相关企业专家从产品和工程化的角度与学生研讨。
  2.5研讨议题:
  (1)辨析电子、微电子与电路;(2)中美贸易战中的科技之战;(3)制裁中兴——中国芯片之痛;(4)制裁华为——中国芯片的希望;(2)未来——柔性电子。
  2.6专题六:科幻成真(信息专业专题)
  (1)眼里只有你——目标识别与跟踪;(2)雷达能有多聪明——智能雷达;(3)终于不用考驾照了——无人驾驶;(4)虚虚实实——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5)谁在代替人类思考——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2.7專题七:5G时代(通信专业专题)
  (1)从1G到5G;(2)5G能够做什么;(3)欧美大农村为什么更需要5G;(4)万物互联——5G与物联网;(5)5G与无人机搭配能做什么?
  2.8专题八:航空、航天、航海中的电子信息(笔者所在高校特色专题)
  (1)航空、航天、航海;(2)航空中的电子信息;(3)航天中的电子信息;(4)航海中的电子信息;(5)笔者所在高校具有三航特色的电子信息方向的研究成果。
  3 总结
  通过混合式专题设置和研讨式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从中学阶段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通识专题能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掌握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专业相关专题有利于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大类和相关专业的内涵、发展前沿、应用领域等,引导和激发新生对学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为以后的专业选择、学习探究、创造性思维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波.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现状、特点及启示——基于三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调查结果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2):69-74.
  [2] 叶志明.大学新生研讨课“大学学什么”教学札记[J].中国大学教学,2017(4):65-69.
  [3] 王彤.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4] 刘志勇.新生研讨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24):197-199+203.
  [5] 余志斌,赵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139-143.
  [6]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芋,卢晓东.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5-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6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