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适应性与学术性新生研讨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生研讨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建设适应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研讨课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中至大学的角色转化,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术研究兴趣。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总结适应性与学术性作为源与流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研讨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适应性;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3-0075-02
一、博采众长,实践知新
新生研讨课源起于美国,最早为解决美国大学生辍学率过高的问题而设立,经过不断地调整、完善,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制度设计之一,在培养创新人才和推进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美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主要划分为适应性新生研讨课和学术性新生研讨课。前者主要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进行大学学习、如何参与校园活动等,所关注的重点是新生适应并顺利过渡到大学的问题。后者则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为新生提供一个与教授共同探讨感兴趣的学术课题的机会,这种教学形式主要借鉴了德国大学研讨班的形式,强调了学生作为思考者、参与者的身份[2]。
中国人民大学自2012年启动实施新生研讨课,通过名师与新生面对面的深度交流与研讨,帮助新生完成大学启蒙、点燃学术理想。在我校,新生研讨课的授课教师由各学院优秀教授担任,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向上的良好影响。新生研讨课授课地点、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均无绝对限制,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研讨主题。
经过几年的研讨课的授课,我对新生研讨课的意义有了自己的理解:适应为源、学术为流。具体来说,新生研讨课应该是适应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且这种结合是有着先后次序的,即适应性新生研讨课为“源”,学术性新生研讨课为“流”。我们必须首先帮助大一新生完成从之前的学习模式到大学全新学习模式的过渡,再加以学术问题为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激起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兴趣。
二、适应为源,以通其道
首先谈谈适应性。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才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基于我国的教育现状,多数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处于相对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状态。以往的很多选择都是由长辈帮忙做出的,学生对老师、家长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导致自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较为欠缺。而大学的生活与学习,最不可少的就是自主性与主动性。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看管,很多学生一开始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常常会感到困惑无助。这时向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寻求建议与帮助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指引,往往更具效果。
在2017学年度的新生研讨课中,我将课程分为了两个部分,因此,在课程中我首先鼓励的是独立思考、敢想敢说、主动获取信息和把握机会的态度,希望同学们勇于提出自己对大学生活、学习的想法和疑惑,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并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我再在其中加以指引,帮助大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一期课程中,有几位学生在课下单独找我诉说了一些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希望能得到我的指点与帮助。有一位学生说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心里很难受,前后与我谈了近一个小时,过程中几度都是眼圈红红的。我院的新生课程主要以数学和计算机的基础课为主,这位同学来自偏远的山区,从未接触过电脑、键盘,在学习程序设计的时候明显感到吃力。看着身边其他同学迅速适应编程课,她自己却被远远地甩到了后面,从小到大在学校一直是第一名的她感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常见,进入我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顶尖学生,各校的第一名们汇聚在一起,总有原来的第一不再是第一的情况,很多同学因此感到非常不适应。这位前来向我寻求帮助的同学觉得非常对不起父母,家里人含辛茹苦努力供她上学,她却表现得不够好。她的家庭条件一般,担心学不好编程,将来找不到工作等。部分同学在入学之初就已经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容易以务实型的心态面对学习。
通过诸如此类的和学生的課后交谈,我不仅感到学生对我的信任,更是感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对适应性培养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来自一位丰富经验者的指引与鼓励可以帮助这些同学解决切实困难。尽早地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理解大学学习的意义,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学生们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术为流,以广其路
接下来说说学术性新生研讨课的重要性。新生研讨课的一大意义,就在于实现从传统教学向研究性教学的范式转换,实现从对学生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换,从知识为中心向问题为中心转换。这门课将科学研究与教学融合,以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改变学生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使得学生逐步形成对大学学习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研究性、创新性的科学精神。
德国教育改革者洪堡特曾提出,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合”,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提倡学术自由,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而非培养务实型人才。他进一步确立了“科学研究与教学并重”的原则,创造了“研究性大学”这一名词。只钻研学术不讲课,是研究员,不是教师;只讲课不钻研学术,就不能把最新的学术前沿传递给学生,也不能胜任大学的教学。因此在关于新生研讨课的选题上,我将介绍与专业相关的学科前沿工作作为切入点,从我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中进行挑选,确保研讨内容紧扣学科研究国际前沿,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框架的同时,亲身体会探究科学前沿问题的乐趣。
课程的第一个板块,以“金融学主要模型与应用”为主题,介绍了金融数学、金融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等基础概念,重点讲解了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课程第二个板块则以“人工智能前沿模型及其应用”为主题,从身边的人工智能现象为切入点,重点讲解了神经网络算法。由于新生研讨课通常设置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所以在进行学术研讨的过程中,针对每个主题我都力争讲得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同学们能够听懂,我常常以生活中的金融现象、人工智能现象等为切入点,以一种贴近同学们现有认知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讨论,鼓励同学们多说、多想、多思考,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希望他们能够学会怎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了解在大学我们是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当然,随着课程的深入,在讲到个别学科前沿点的时候,我主张深入到底层,进行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讨论,给同学们营造良好的学术研讨氛围。针对两个主题,课程还分别邀请了金融公司(易鑫金融)的创始人和百度首页的软件工程师,让他们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做一些介绍与经验分享,使相关板块的知识形象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对学科的兴趣。
在课程中我举办了多次分享会,我很高兴能看到同学们源源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疑惑,同学们之间也形成了讨论,这种自主的、带有探索和研究性质的分享讨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同学们日后深入学习大学知识、研究学术前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研讨课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持续性的,可以在日后的生活中始终伴随着大家。
四、肩负使命、不断前进
现今,国家对于培养本科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很多学校都鼓励学生能在本科阶段就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而要达到这一点,需要从新生阶段就培养同学们对于学术研究的热情。新生研讨课恰能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它通过学术研讨的形式,帮助新生树立学术观念,唤醒埋藏在学生心中的创新种子,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提问、去创造、去发展,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具有批判性、研究性、创新性的思维。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我感受到适应性和学术性作为新生研讨课的两大重点,不仅是本末源流、缺一不可,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的适应性可以使同学们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学术性的养成当中去。现今,探索符合中国教情、学情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之路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在高校教学改革此起彼伏的当下,新生研讨课以实际行动探索诠释了一条教学改革新路径,希望新生研讨课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突破口,以适应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系好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宏杰,刘植萌.新生研讨课人大模式与研究性教学的践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6,(2):60-63.
[2]王辉,潘敏.新生研讨课发展历程及中美新生研讨课类型划分[J].教学研究,2013,(6):57-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1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