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提高水稻的产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对于促进水稻產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清流县的气候状况分析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1、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要点
(1)科学选种
科学选种是保障水稻产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必要前提。要结合清流县的气候环境状况以及土壤性质及肥力等方面因素来选择水稻品种,与此同时,还要全面考虑水稻品种的发芽率以及成秧率等方面的因素,由于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并且降水比较充沛,全年的平均气温约为18.2摄氏度左右,光照充足,因此,适合水稻的生长。结合这些特点,选择水稻品种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高产优质水稻,例如超级稻以及杂交优质稻等都比较适合种植。
(2)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发芽率和成活率,而且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完成选种工作之后需要注重对种子的处理。种子处理首先需要晒种,药水浸泡,清水浸种,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也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在种子浸泡过程中,需要注重把控水温以及浸泡的时间及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杀灭细菌提高发芽率。同时,在晒种的过程中,要做好散热工作,以免种子出现变质,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春季可以先将种子置于冷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入38-4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夏季浸12小时为宜,并勤换水,将种子捞出晾干,然后催芽。
(3)培育秧苗
要结合插秧的时间和插秧的数量来确定培育秧苗的数量与时间,这样可以保证适时插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壮秧。需要适时播种,如果播种时间过早,会导致秧苗提前老化;如果播种时间过晚,会导致秧苗生长发育时间较短,影响安全齐穗。结合实际情况,烟后稻通常都会在6月的上旬进行播种,如果播种普通秧苗,其播种量应控制在10kg/亩。在培育秧苗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施肥,在秧苗长至三叶一心时,需要施加促蘖肥。与此同时,还应做好管理工作,及时清除杂草等,保障秧苗的健康生长。
(4)栽培方式
水稻栽培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环境,选择最佳的栽培方式与栽培时间,要综合考虑降水情况以及土壤性质及肥力等方面因素,合理把控栽培时间、栽培密度以及栽插方式等,最大限度的提升栽培的科学性。通常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栽培方式有人工栽培、直播、抛秧以及机插等,如果采用机插的方式,虽然成本投入较高,但是机插的方式效率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而对于人工栽培而言,其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效率不高,并且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难以在规模栽培及种粮大户大面积水稻栽培中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插秧技术越来越完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已经比较普及。
(5)加强田间管理
施肥和灌溉都是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以及肥力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开展田间管理需要结合水稻的生长情况,做到合理施肥与科学灌溉,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总量,注意基肥、追肥配比,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例如,在水稻育苗结束后的20天左右要对其施加磷肥,此时施加磷肥能够提升磷肥的利用率,提升对磷肥的吸收。在水稻的分蘖、拔节期,做好追肥工作,适时的追肥是保障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同时认真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2、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措施
(1)杂交水稻技术
杂交水稻能够集合多个水稻品种的优点,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抗逆性以及抗倒伏能力等,并且杂交水稻的适应性较强。杂交水稻的这些优势使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随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完善,杂交水稻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对于福建省而言,对杂交水稻的种植十分广泛,并且需要加强对杂交水稻的研发,研制开发出更加适合福建省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
(2)密植技术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通过密植技术可以提升单位耕地面积中的植株数,进而提升水稻的穗粒数,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是应用密植技术需要合理把控水稻的种植密度,要保障稻田的通风与光照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的肥力状况等。因此,应用密植技术首先要结合水稻的品质来确定密植度,其次,要检验土壤的肥力情况,土壤的肥力充沛,则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反之则应适当减少种植密度。
(3)育秧技术
育秧技术有多种,比如半水育秧、旱育秧以及塑盘育秧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育秧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通过覆膜保温的方法来提升水稻的御寒能力。对于旱育秧技术而言,其成活率较高,对于提高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应用旱育秧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旱育秧技术的作用和优势。
综上所述,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且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于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单位:365300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龙津镇农业农村经济和科技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6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