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蒲公英种植技术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蒲公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其生命力非常旺盛。它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大家把它俗称为婆婆丁,是一种不分地域并且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野生蔬菜,国家卫生部已经把它列为药食同源食品,它还可以作为药材被使用,不仅可以被用到中药里面,还可以应用于饲料中作为添加剂的原料。根据对一些资料的阅读,发现蒲公英对于醇提物以及水提物都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目前对于蒲公英的耐盐性有关专家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并且得出了一些结论。发现在氯化钠培养基上可以得到蒲公英的再生植株,而且蒲公英对于混合盐碱和单盐胁迫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耐受性,并且只要盐碱溶液的用量适宜,还可以帮助蒲公英的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虽然对于蒲公英的价值人们都有所了解,但是并没有大量的投入利用。随着近些年来对于蒲公英价值的探索,人工栽培蒲公英产业逐渐出现了,并且有着愈来愈好的发展趋势。在浙江、河北、内蒙古以及东三省地区都开展了对于蒲公英的人工栽培,而且大部分都是作为药用产品,只有一小部分是作为可食用的蔬菜栽培的。因为盐碱地不利于种植作物,恰好蒲公英的耐盐程度足够其在盐碱地生长,所以是首选的盐碱地种植品种,下面本文会对于种植技术的模拟实验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选择的是东北的叶子较大的蒲公英,其生育期在八十天到九十天之间,这种蒲公英的特点在于叶子较大而且适应能力比较好,可以采挖出来直接作为蔬菜进行食用。试验所使用的肥料有五氧化二磷含量为百分之五十二以及含有百分之三十二氧化鉀的磷酸二氢钾,还有含氮量百分之四十六的尿素。
2、试验方法
试验的地区有大约170~180天的无霜期,大约在四月份上旬到中旬的时候会出现终霜期,在十月份中旬的时候会出现初霜期。试验所需要的土壤是中度盐渍土,在试验区域4月份土壤的含盐量在0.3%~0.4%,土壤容重在1.4~1.6g/cm3,地下水埋深0.8~1.2m,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g/L,一年的总降雨量大约为600mm。对于土壤的应该选择微喷灌方式。选择长势较好而且外形接近的强壮植株按照规定的排放方式移栽入土。之后在该地区的每个小区都随机选取十株蒲公英挖出来并且清洗干净,而且分别测量它们的根粗、根长、最大叶片宽度以及最大叶片长度,并且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之后再称一下它们的地上地下鲜重。然后再在这些蒲公英中随机选择100g的鲜样品,放在烘箱内用65℃的温度加热48h,然后称出它们的重量称重,之后使用干鲜比计算出地上地下干重。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蒲公英农艺性状的影响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结论,磷酸二氢钾、尿素、行距以及株距对于蒲公英叶子的长度影响是最大的,而对于根粗、根长以及叶宽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当以上四种因素的数值都相对较小时,植株的密度是最大的,但是单株的干叶重以及鲜叶重是最小的,对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比较小,对于植株的地下部分也进行相似的处理,最后得出结论: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对植株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2、不同处理对蒲公英鲜叶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结论,磷酸二氢钾对于蒲公英鲜叶产量的影响大于株距,株距大于尿素,尿素大于行距。当试验的株距、行距不一样时,尿素含量相同,磷酸二氢钾含量也不同,但是密度却是一样的,处于中等水平。当行距一样,其他三个因素不同时,鲜叶的产量会比较低下,而且密度的差距也比较小,这说明鲜叶的产量与种植密度有着很大的关联,种植密度不能过小。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当尿素含量较高,而其他三个因素处于中等水平时,鲜叶产量可以达到最高水平。
3、不同处理对蒲公英鲜根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结论,当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含量较高、行距处于中等水平,而株距较小时,鲜根的产量是最高的,当磷酸二氢钾含量较小,其他三个因素含量都较高时,会得到最低的鲜根产量,而其他情况都没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当磷酸二氢钾含量较小,其他三个因素含量都较高时,此时的密度是最小的,这说明合适的种植密度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鲜根产量,密度太小是达不到要求的。而且可以看出,株距对于蒲公英鲜根产量的影响大于行距,行距大于磷酸二氢钾,而磷酸二氢钾又大于尿素。当磷酸二氢钾和行距处于中等水平、尿素含量较高、株距较小时,可以得到最理想的鲜根产量。
4、不同处理对蒲公英生物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结论,当磷酸二氢钾含量较高、尿素含量较高、行距处于中等水平并且株距较小时,可以得到最高的生物产量,当磷酸二氢钾含量较低而其他三个因素含量都比较高的时候,可以得到最低的生物产量,而且此时的密度也是最小的,这说明合适的种植密度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生物产量,但是密度太小是达不到要求的。而且还可以得出结论,株距对于蒲公英的生物产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行距,行距的影响又大于磷酸二氢钾,尿素的影响是最小的。而且通过对于结果的分析,当磷酸二氢钾和行距都处于中等水平,尿素含量较高,株距数值较小时,生物产量达到最高水平。
综上的所有结论,蒲公英的种植密度对于其单株农艺性状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当种植密度过大时反而会对单株鲜叶重造成不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下,蒲公英的生物产量、鲜根产量以及鲜叶产量都是会随着化学肥料的用量增加而增加的,所以要想增高蒲公英的产量可以先提高氮肥的用量,不仅可以满足种植人员的经济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营养的需求。但是化肥的使用一定要适量,如果过量使用钾肥和磷肥反而会导致生物产量下降,至于磷酸二氢钾作为底肥对蒲公英的生长有着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磷酸二氢钾用量中等,尿素用量较高而株距和行距较小时,可以得到较好的鲜叶产量;当磷酸二氢钾和株距较小,而尿素和行距处于中等水平时,可以得到较高的生物产量。
由于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还需要对其进行后续的观察,施肥量的多少以及种植密度的大小的影响还需要再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151600黑龙江省青冈县农广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6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