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玉米秸秆还田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海伦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作物种植面积46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常年在100万亩以上,最高年份达到290万亩以上,尤其是近年来鲜食玉米产业的兴起,海伦市的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也达10万亩以上,去年海伦市玉米种植面积101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1.7%,具有中国优質高淀粉玉米之乡、中国优质鲜食玉米之都的美誉。玉米秋季收割基本上采用机械收割,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农民为了保障春季播种质量好,采取的主要方法处理的是进行秸秆焚烧,焚烧致使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急剧下降,造成环境污染。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势在必行。
一、秸秆还田改土培肥原理
秸秆是丰富的肥料资源,含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通过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约150千克,还能补充其它多种营养元素,所以秸秆还田对于改良土壤有这积极的推动作用。秸秆还田增产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是养分效应,改土效应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1、养分效应
首先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素养分,增加明显的是钾的含量,试验证明秸秆还田后提供了大量的有效钾而导致作物增产;其次通过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中可被植物所吸收的硅的含量增加,达到增产效果。
2、改土效应
秸秆还田重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秸秆在耕翻入土之后,进行腐殖质化,使一些有机质化合物缩合脱水,形成更复杂的腐殖质,从而使土壤的结构有所改善,提高了土壤本身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养分结构趋于合理,可使其容重降低,土质疏松,通透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试验证明原来耕翻性极差的粘土,耕地质量较差,而在秸秆还田后,二档作业不超负荷,土体构造明显改善。土填的保水、透气、保温能力提高,吸水率相差10倍,地温提高1-2℃。实行秸秆还田后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填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另外,秸秆还田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碳源,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了土的生物活性。
3、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作物生长,试验证明秸秆覆盖有保墒、调温,压草等多种作用,首先秸秆覆盖减少了土壤水的地面蒸发量,保持了耕层蓄水量,降雨量大时由于地表面有秸秆覆盖可以缓冲对土境的侵蚀,减少了地面径流。覆盖秸秆隔离了阳光对土壤的直射,对土体与地表温热的交换起了调剂作用;其次可抑制杂草:农田覆盖秸秆有很好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秸秆覆盖与除草剂配合,提高了除草剂的抑草效果。
二、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1、秸秆还田时期。一般掌握还田时的含水量30%以上标准的秸秆每亩还田300~400公斤为宜,否则耕翻难于覆盖。
2、秸秆粉碎。秸秆粉碎(切碎)长度最好小于5厘米,勿超10厘米,留茬高度越低越好,撒施要均匀。
3、调碳氮比例。据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后,适宜秸秆腐烂的碳:氮为20:1~25:1,而秸秆本身的碳氮比值都较高,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块为了保障作物平衡肥料的吸收和利用,使作物协调生长,在秸秆还田后要调节碳氮比,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秸秆还田前,每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然后进行耕翻,可促进秸秆分解,实现高产。
4、深耕重粑。采用螺旋式犁壁犁进行深耕重耙,一般耕深30厘米以上保证秸秆翻入整个耕作层并盖严。
三、效果显著
通过前茬玉米秸秆秋季收获后玉米秸秆全量化还田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增加,后作植物生长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增收效果比较明显。从2015年海伦市实施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定点实施三年,由于实施效果好,2018年整建制推进该项目的实施,由海伦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并设立监测点,组织农业中心技术人员进行适时监测信息,实施面积50万亩,分别落实在前进镇、永和乡、祥富镇、百祥镇、乐业乡、海南乡、向荣镇、海北镇、东林乡、丰山乡、共合镇、东风镇、联发乡、永富镇、长发镇、爱民乡、扎音河乡、双录乡等23个乡镇,要求玉米收获后全量还田,开展米豆轮作,2018年前进镇付正武依托自新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玉米4200亩,玉米秋季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大型螺旋式犁壁犁进行垄体全方位深松,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还田深度30厘米以上,第二年种植大豆进行米豆轮作模式,大豆选用的优良品种为中国东北地理于农业生态研究所号称”金豆娘娘”的研究员李艳华繁育的东升19,种植模式是采用110厘米大垄垄上三行种植,通过大垄种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保苗株数,垄体加宽后可以增加蓄水保墒性能,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用大豆生长健壮,单株结荚数增多,百粒重增加,增产效果明显。大豆成熟期组织专家到秸秆还田地块随机选取5点进行测产,每点2平方米,并进行室内考种,测得平方米保苗31.2株,亩产量204公斤,较对照亩增产20公斤,增产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152300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4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