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客体关系理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晋娇燕
摘 要 本文从客体关系理论的简介入手,以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的观点为主线,介绍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 客体关系 精神分析 克莱因 温尼科特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Object Relation Theory
JIN Jiaoy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take Klein (MelanieKlein), Winnicott (D.W.Winnicott) point of view as the main line,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its role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object relation; psychological analysis; Klein; Winnicott
0 前言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
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客体理论家认为客体指的不是物,而是某个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客体理论家认为的客体承载了某一种情感(爱或恨),Object作为本身意义而言是对象,由主观意识所染指后为客体。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互动在其内心世界留下的痕迹。客体关系理论则是重视关系,并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观点。客体关系理论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关注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客体理论家认为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 ,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主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等。他们提出了不太统一、各自独立的理论。
2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2.1 克莱因(Melanie.Klein)
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并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克莱因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认为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她的工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从理论上来说:对本能理论,特别是死亡本能理论提出与弗洛伊德不同的观点。克莱因把本能分为爱的本能和死亡本能。爱的本能是寻求与他人的关系。死亡本能是指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敌意、危险和焦虑的幻想世界,死亡本能是儿童早期喜欢将世界分为好与坏的原因,这些儿童接触到的客体依次被投射到儿童的内心原欲,产生了一个内在的表象世界――一个被分成破坏性(坏的)和善良仁慈(好的)两个部分的世界,正是好客体和坏客体之间的动力性相互影响构成了克莱因关于婴儿精神世界的观点。
提出儿童早期的内部世界的构成 = 幻想+投射+家人照顾,克莱因认为幻想指的是心理预期,是内部世界的基础。作为防御的投射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情感、冲动归属到他人身上。
她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发展,用偏执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描述婴儿早期经历的两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偏执分裂即把客体分成不同部分,不同部分独立存在,如把客体分成全好或全坏。抑郁状态时爱与恨指向同一客体,婴儿表现出对客体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这会引起婴儿新的焦虑和恐惧,在这一阶段补偿的能力开始成为核心,这意味着关系更多建立在关心和保护的基础之上,破坏和毁灭的根基越来越弱,婴儿开始朝向成熟方向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克莱因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儿童精神分析的经典技术―――游戏治疗,另一贡献是开创了儿童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 ,扩大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刺激了儿童和成人的精神病病理学的研究。
2.2 温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
温尼科特是英国客体关系理论中间学派(独立于克莱因学派和安娜・弗洛伊德学派)的杰出代表,其儿童精神分析学在精神分析学界很有影响,甚至引起了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
从理论上来说:温尼科特强调母婴环境,他关注的是早期母婴关系中“足够好的母亲”对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性,足够好的母亲在温尼科特看来就是对婴儿足够的敏感,并认为“婴儿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1)绝对依赖(absolute dependence)在此阶段婴儿是母亲的一部分,婴儿甚至不知道母亲在照顾他,享受母亲提供的一切照顾 ;(2)相对依赖(relative dependence) 婴儿意识到母亲的照顾区分“非我”与“我”通过整合而形成自体;(3)趋向独立(towards independence“在此阶段温尼科特认为儿童的独立是通过母亲对其照顾的记忆、对自身需要的投射以及对母亲照顾细节的内射逐渐积累而获得的,同时伴随着增加伴随着增加智力和理解力,儿童对环境的信心也逐步发展发展,通过此阶段儿童开始真正的独立。
过渡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是温尼科特独创性术语中流传最广的概念之一,表述了一个非我非他的中间领域。过渡客体能缓冲儿童因体验到主观全能世界与客观外界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心理落差所带来的焦虑。
抱持:温尼科特认为抱持包括一天里所有的照顾内容,温尼科特认为“母亲在婴儿需要的时候出场固然关键,但同样关键的是她不被需要的时候退场。”如果抱持式的养育达到了整合,就使得婴儿成为一个个体或单独的自体。
从技术上来说:精神分析的情境:对于温尼科特来说,精神分析的情境不是纯粹治疗性的,分析师将自己的主观性被悬置,给分析者一种类似于母爱护理的环境,从而得到鼓励和帮助,将自己展示出来。
精神分析的设置:温尼科特强调的是精神分析师的行为,他把设置认为是抱持性的环境。
精神病起因:温尼科特认为,精神病起因于早期的丧失或环境缺陷,从而不能完成整合、人格化和现实化这些重要的发展过程。
客体关系的评价:客体关系理论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中最有活力的理论分支,也因其指导性强而倍受关注。在这里,笔者简单讨论下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见解。
(1)优点:脱离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本能基础。客体理论家将驱力看作是从关系的背景中获得的意义和能量,同时注意到性和攻击冲动在关系背景之外释放的现象,认为是关系破裂的产物。强调母婴关系和亲密关系重要性的思想。这一思想还影响到西方的社会政策。如:提倡将儿童福利院中的儿童寄养在正常的家庭中;鼓励父母陪伴住院的儿童等。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游戏疗法。
(2)不足:在中国,对客体关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客体关系评估的研究几乎没有。客体关系理论家相对忽略父亲这样一个重要客体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客体关系理论中一些术语没有明确的界定。客体关系理论家理论整合性不强。
本文介绍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希望对客体关系理论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吉尔.萨夫大卫.萨夫著.客体关系理论入门[M].邬晓艳,余萍译.施琪嘉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 Sheldon Cashdan著.客体关系心理治疗[M].鲁小华等,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 李小龙.客体关系培训课程资料.
[4] 苏晓波.精神分析的过去现在及未来[J].德国医学,2000.17(4).
[5] 熊卫.精神分析学中的客体关系[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4).
[6] 郭本禹.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7] 郭本禹.百年历程:精神分析运动的整合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 郭本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发展脉络与思想内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9] 李鸣,施琪嘉,肖泽萍.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心理学观点[J].上海精神医学,1999.l1(3):182-184.
[10] 彭红军,孟宪璋,龙英.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评估[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14(1).
[11] 李鸣.精神分析学派的进展与现状(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3).
[12] 缪小幼,李鸣.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观[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3).
[14] 郗浩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与 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5] 王国芳.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7(5).
[16] 李倩.客体关系理论的心理治疗述评[J].科教文汇,200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602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