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注重情感互动 促进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征

  摘 要 语文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贯穿了整个课堂,积极有效的情感互动会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融洽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情感互动 尊重理解 欣赏激励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Focus on Emotional Interaction to Promote Language Teaching
  CHENG Zheng
  (Jiangsu Suyu Middle School, Suqian, Jiangsu 223800)
  Abstract Language classroom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entire classroom emotional, positive and effective interaction will promote the emotional tasks of teaching,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enhanc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 emotional interaction;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enjoy incentives; Chinese teaching
  
  师生间的情感就如同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课堂的气氛,制约着师生关系,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贯穿了整个课堂,积极有效的情感能融洽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语文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的教育教学中。任何一位教师都知道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彼此信任的情感。只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些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语文课上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过于急躁,忽视自身的情感态度,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学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看不清学生的反应,急急忙忙完成了教学任务,却不知学生到底了解掌握了多少。学生在心理上感觉不受重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打击。
  第二种情况是:有的学生感觉老师的水平太高了,自己与老师有差距,又觉得老师对自己期望过高,因而在课堂上谨小慎微,就怕说错,一旦自己说错了或做错了,就会产生内疚的心理,时间长了胆子会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得到的不是鼓励打气而是批评指责,他们的心理就会变得相当脆弱,课堂上就会更加小心翼翼,无所适从。而语文教学的途径是在没有或最低的心理障碍下自然习得语言。一旦课堂上压力过大,学生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成绩提高就缓慢,兴趣就会下降。
  第三种情况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出了点问题之后没有的得到老师的客观评价,从而导致自己的心理不平静或不平衡,以至影响听课的质量。任何学生课堂上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必然有它出现的原因,有的教师在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情形下,就武断地给学生消极的评价,这又怎么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呢?学生处于不成熟的心理发展阶段,不公正的待遇不但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为以后的成长埋下危机。
  第四种情况是:教师注意到了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但这种注意力不能持久,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冷热不均,时好时坏,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的情绪受外界影响比较大,情绪好时热情似火,情绪低时冷若冰霜,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必然也若即若离,这就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那么我们作为教师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掘它的潜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呢?具体怎样做才能在课堂上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间情感呢?
  1 课堂上要有真情实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对学生的态度应当是真实的,没有伪装。他与学生之间情感应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决不能存在虚假的成分。学生的心理很敏感,也很有辨别力。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表扬的效果要比批评指责好,于是为了鼓励学生而无原则地表扬,结果表扬很快会失去了效力,学生甚至产生乏味的心理。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而毫无根据地夸奖他们学得如何如何地好,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学生就会变的浮夸而不切实际,这样的结果与教师初衷恰恰相反。其实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情感应是对学生的真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在客观公正基础上的更高期待。教师在课堂上热情、真诚地评价学生,会使原本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眼中获得积极的改变,学生学习成就感明显增强,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产生。从另一方面来说,真实也指语言环境的真实。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学生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真正地运用语言叙事、对话、或交流思想情感。学生在有着自身的情感的语言环境中操练,他们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更能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机械地模仿不是最终目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积极作用于知识客体和现实客体,激发自身的情感动力,才能把语言真正应用于交际。
  2 要尊重、理解、欣赏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学生在信心十足的情形下一定会很快地达到既定目标。课堂上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决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很多老师在学生出错的情况下不立即纠错,而是点拨启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就是一种很科学的处理方式。教师应是个良好的引导者,一个有耐心热心的听众,教师的态度应该是宽容的,是能够放得下“至高无上”的架子的。教师本身要有一种平等的观念,有培养自身与学生合作的意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教师也要有勇气承认自身的不足,虚心向学生学习,把自己放在零起点的位置上,感受学生学习语文的重重困难,和学生共同发现,共同提高,共同面对并克服困难,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平等的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正常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古语说的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影响。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语文感兴趣。现阶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和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都有向师性,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尊重,老师的尊重理解和欣赏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潜力以及个人魅力。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动力。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使用各个方面的细节来传递一些信息作为加强语言交际功能的补充,如:手势、表情、眼色、服饰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自己的面部表情是不是和蔼的,目光是否亲切,语言是否优美、轻柔、有耐心。切忌冷嘲热讽,恶语伤人。教师的一切课堂活动都是为了教学,决不能把课堂活动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不仅如此,在理解、尊重、欣赏的前提下,还要不失时机地鼓舞、激励他们,这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害羞这一心理反应,只是程度不同,他们希望自己在课堂上不要出错。课堂上的小心翼翼会使他们的思维受到阻碍压抑,久而久之,他们如果得不到鼓励,在语文课上他们就不敢开口。所以鼓励他们,让他们勇敢地说话,让课堂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气氛中,让他们对学习消除顾虑,充满自信。无论在任何时候,语文教学法的成功经验都说明:充满自信,勇于开口,不怕出错就一定能把语文学得更好。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这样会使学生的语文成就感加强,自豪感产生,就越发喜欢学习。
  3 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都应该是平等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
  教师不能把心思都用在好学生的身上。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关心,歧视和偏心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不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最终弃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应该是长久的,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持续的关爱能让学生和老师形成稳固的师生关系,长期坚持对学生的关心关注,让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师的期待形成一个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它无疑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6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