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MC-130系列特种作战飞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杨

  洛克希德MC-130系列是在闻名于世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基础上,应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要求发展的一种用于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飞机。MC-130系列特种作战飞机专用于隐蔽渗透、空降侦查、掩护撤离、支援地面特种部队作战,以及为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直升机/转翼机提供空中加油支援。而更为特别的是,利用特殊的“富尔顿”回收装备(Fulton ARS),该型机还可以在不降落的情况下对地面人员(如被击落的空军飞行员)或物资实施空中救援或回收,令其绝境逢生。
  MC-130系列特种作战飞机包括MC-130E“战斗爪”Ⅰ、MC-130H“战斗爪”Ⅱ、MC-130W“战斗矛”、MC-130P“战斗影”、MC-130J“战斗影”Ⅱ以及YMC-130H等型号,其中部分机型安装了“富尔顿”回收装置,在美军参与的历次作战行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MC-130E“战斗爪”
  MC-130E“战斗爪”是美国洛克希德航空服务公司(LAS)于1964年12月至1967年1月间,在C-130运输机基础上改进研制的。负责该机改装和维护的美国空军“大狩猎旅行”(Big Safari)项目办公室为这一改进计划提供了方案研究与评估。为此,洛克希德制订了名为“薄片”(Thin Slice)的研究计划,通过现有试验平台验证一种能够在东南亚地区低空域实施特种渗透作战的飞机的作战能力。
  1964年,洛克希德为“钓鸭行动”(Duck Hook)专门改装了6架C-123B“供应者”运输机,用来执行攻击北越地面运输车队和喷洒落叶剂一类的“非常规作战任务”。不过,美军在作战过程中发现C-123B在特种作战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因此,改为采用在C-130基本型基础上将最大有效载重提高到20412公斤、航程也进一步增加的C-130E战术运输机。1966年8月,4架C-130E完成了特种作战改装后,SOG(美军越战秘密特种部队)于1965年提出追加改装14架C-130E的需求。除了第一架没有接受特种改装外,其余飞机都以每月改装3架的速度加装了“富尔顿”回收系统,这也使得位于机首的巨大整流罩成为MC-130E的最主要识别特征。
  “富尔顿”回收系统安装在机鼻,具有左右张开45°的触杆(即专用起重臂)。实际使用中,由带悬吊装置的专用飞行服、小型系留气球、尼龙绳、压缩氢气瓶等组成的装备袋在回收区域上空由机组人员投放地面。待援人员找到装备袋后穿上有悬吊装置的服装,用氢气给气球充气,并使气球上升到150米高度。低空飞过的C-123B机鼻触杆捕获气球下的尼龙绳索。捕获成功后气球脱离,人被用力往上一拉,大约可升高到100米,以避开周围的障碍物。被救人员或物品用绞车提升到飞机上后,绳索被固定或收回货舱内。如果捕获失败,从机鼻到翼梢的一根缆绳可以避免气球缠住螺旋桨。同时,飞机的尾部(包括货桥和货舱门)都进行了加固以使用伞投系统实施空降,可以确保在75米的低空以400多公里时速飞行时进行空投。
  执行低空救援任务时的机组人员为9~11人,其中飞行员2人、领航员2人、随机工程师1人、无线电报员1人、电子对抗设备操作员1人和前视红外系统操作员1人,其余为空投、起吊人员或物资的人员。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低空地面救援任务逐渐减少,而飞机上的“富尔顿”回收系统又面临整体检修。因此,这批飞机上的“富尔顿”回收系统均于1998年全部拆除。
  改装完成后,所有飞机都被运往南加州格林维尔,喷涂上了具有低雷达反射性的涂层,因此重量增加了168公斤。机身表面暗黑与墨绿相间的色彩也使得这批C-130E得到了“黑鸟”的绰号。此后,1966年3月至1967年1月间,这批飞机又被运往安大略,加装了包括电子与红外探测/对抗装置和AN/APQ-115导航雷达在内的“钉钳”电子战系统。1970年又全部换装改进型的MOD-70,即AN/APQ-122雷达系统。
  1977年,这批经过数次改装的C-130E被正式命名为MC-130E“战斗爪”,1984年改为“战斗爪”Ⅰ。该机分别部署在美国空军驻冲绳嘉手纳基地的353特别行动联队第1特战中队、驻德莱茵-美因空军基地的第39特种作战联队第 7 特战行动中队以及美国本土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的第1特种作战联队第8特战中队。1986和1994年,所有14架MC-130E又改装了包括经升级的导航雷达和增强型电子对抗装置的MOD-90电子战系统,1995年又安装了用于给直升机进行空中加油的空中加油吊舱。
  MC-130E“战斗爪”Ⅰ非常适合支援全天候特种作战部队的渗透和撤离,同时还可进行地面-空中救援、心理战、空降和空中侦察行动。除美国空军装备使用外,该机后来又分别交付、埃及、德国和日本等国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MC-130H“战斗爪”Ⅱ
  1980年4月,第1特种作战联队第8特战中队出动了3架EC-130E运输机和RH-53D特种直升机,运送90名特种作战部队士兵到伊朗营救人质。由于情报误差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任务最终失败。美军计划在当年年底再次执行这样的任务,但这次打算直接利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附近的一个足球场开展行动,任务代号“可靠运动”,因此需要一种具备“超级短距起降”能力的运输机。
  美国人把希望寄托在了C-130H型运输机上。为了第二次任务的成功,美军征调了3架C-130H运输机,其中1架用于改装试验,另2架用于改装后执行作战任务。前者被命名为XFC-130H,该机在5处不同位置加装了30枚助推火箭以实现超短距离起飞――其中8枚朝前安装用于降落时的紧急减速;8枚向下安装以减少飞机降落时的下降率;8枚朝后安装实现火箭助推起飞;4枚安装在两翼以帮助保持起飞时的飞机稳定;另2枚安装在尾部后方防止因颠簸发生的翻滚造成飞机触地。
  此外,XFC-130还计划采取一系列超短距起降措施,如在机身后部加装一副腹鳍和两副背鳍、采用双缝式襟翼、加大副翼、改进整流罩、加装用于在航空母舰上着陆的着陆尾钩以及安装“战斗爪”Ⅰ上的航电设备,包括多普勒雷达、GPS导航系统、AIR-46 雷达警告接收机和 ALE-27 干扰物布撒器。
  不过后来,只有一架C-130H完成了上述所有内容的改装。由于1980年10月29日的一次试飞导致一架飞机坠毁,再加上当时卡特总统竞选连任落败,军方认为不应当在里根接任前执行重大军事行动,改装计划和任务计划戛然中止了。而在剩下的2架飞机中,其中1架更名为YMC-130H,用于发展下一代“战斗爪”。第一阶段的试验于1981年8月底至11月初之间展开,试验证明机身强度仍有待改进。1982年6月中旬,第二阶段的试验启动并一直持续到当年10月。这一阶段的试验意义非凡,不但确定了“战斗爪”Ⅱ的基本配置,还验证了结构设计、航电系统和作战装备的改进效果。
  1982年,洛克希德公司得到了12架MC-130H“战斗爪”Ⅱ的订单。1984年6月,首架“战斗爪”Ⅱ(机身编号83-1212)正式交付美国空军,1985年又向军方交付了5架。不过,在这批飞机上并未安装APQ-122导航雷达,而由爱默生电气公司负责为其研制新的地形跟踪/地形回避(TF/TA)雷达。
  而事实上,后来开发出来的新型雷达频频出现故障,几乎一度让“战斗爪”Ⅱ濒临绝境。好在最终定型的AN/APQ-170(V)8型雷达系统性能优越,尽管还存在着成本高昂和研制进度滞后的问题,但还是于1987年至1989年间陆续装备到18架MC-130H“战斗爪”Ⅱ上。1991年6月底,首架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的MC-130H“战斗爪”Ⅱ特种作战飞机进入第8特战中队服役,同年夏又陆续交付了3架。到当年年底,该中队共装备了6架MC-130H“战斗爪”Ⅱ。截止到2000年2月,美国空军共装备了24架MC-130H,分别部署在美国空军驻佛罗里达赫尔伯特机场的第15特战中队、驻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第1特战中队、驻英国米尔登霍尔的第7特战中队以及驻新墨西哥州科特兰空军基地的第550特战中队。

  由于机身结构和货舱门得到了加强,再加上航电系统得到了升级,特别是安装了可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和夜间进行导航的雷达系统,自动化程度也更高,使得MC-130H“战斗爪”Ⅱ特别适合在全天候环境下执行超低空快速投放人员和装备的任务。
  MC-130P“战斗影”
  MC-130系列的另一个重要改型是MC-130P“战斗影”空中指挥/加油机。该型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装备美国空军特种部队,1996年2月正式命名为MC-130P。
  在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中,MC-130P“战斗影”为执行任务的美国陆军和空军部队的直升机提供了空中加油支援。1990年,第9特战中队的4架MC-130P“战斗影”奉命部署到沙特,参与“沙漠风暴”行动,第67特战中队的3架则进驻土耳其。海湾战争期间,MC-130P“战斗影”空中指挥/加油机多次参与重要军事行动,执行了一系列支援特种部队渗透、撤离和补给任务中的低空单机/多机加油作业,同时还发挥了一定的空中指挥与控制作用。特别是在夜间作战行动中,MC-130P“战斗影”装备的具有95°扫描功能的PNVG全景夜视系统,大大提高了飞行员获得夜晚可视信息的有效性。
  目前,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共装备MC-130P“战斗影”23架,分别部署在美国空军驻佛罗里达艾格林空军基地的第9特战中队、驻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第17特战中队以及驻英国米尔登霍尔的第67特战中队。此外,美国空中国民警卫队也装备了4架该型机,全部部署在驻加州莫非特机场的第130救援中队。
  到了2008年,美国空军开始为MC-130P“战斗影”寻求下一代替代机。这次美国人仍然打算挖掘“大力神”的潜力,在C-130J的基础上发展出了MC-130J“战斗影”Ⅱ。
  MC-130J“战斗影”Ⅱ
  MC-130系列特种作战飞机的较早型号并没有考虑隐身性能。但是,自20世纪末以来,非对称冲突与作战环境下来自地面防空火力(特别是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威胁日益增大,执行低空特种作战任务的飞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1997年,美国空军开始提出旨在提高MC-130这样航速慢、高度低的作战平台的生存性问题。2006年,美国国防部的《四年防御评估回顾》报告中也提出了增强特种作战部队向高危险区域战略投送过程中的支援能力问题。
  为此,美国空军计划通过在现有机型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升级,用37架经改进的MC-130J“战斗影”Ⅱ替换现役的MC-130E和MC-130P。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KC-130J加油机的基础上,MC-130J加装了红外光电传感器、增强型的货运系统、改进了空中加油系统和战斗搜索/救援装备。此外,飞机的翼面结构进行了加强,同时在关键部位增加了装甲防护。
  2009年10月初,改进工作在洛克希德公司位于佐治亚州的工厂正式展开。首架生产型被命名为HC-130J,其后的10架命名为MC-130J“战斗影”Ⅱ。美国空军已在2011年初接收首架MC-130J空中搜索/救援/加油机。
  MC-130W“战斗矛”/“龙矛”
  MC-130W“战斗矛”特种作战飞机是为了在反恐作战中支援“战斗爪”和“战斗影”而发展的改进型飞机。它是在C-130H-2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其主要变化在于安装了综合GPS系统、机载综合导航系统、AN/APN-241彩色气象/导航雷达、NVG夜视系统、先进威胁探测/自动对抗系统、主动红外对抗系统以及更先进的通信系统和空中加油系统。通过加装Mk32B-902E型吊舱,MC-130W还可以为CV-22“鱼鹰”转翼机提供空中加油支援。
  2006年6月28日,首批12架MC-130W进入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服役,部署在驻新墨西哥州的第73特战中队,2007年5月正式得名“战斗矛”。
  2009年5月,美军计划发展体积更小的AC-27J来替代渐显老旧的AC-130“空中炮艇”特种作战飞机。而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现役25架AC-130的平均服役时间已接近30年。在新型机还未能正式服役的间歇期,美国空军计划采用在现有“战斗矛”基础上,以升级、增强功能和结构改造等方式保持“空中炮艇”部队的战斗力,由此便诞生了MC-130W“龙矛”。MC-130W“龙矛”可在翼下挂载GBU-39型小直径炸弹,此外还加装了GBU-44/B“蝰蛇打击”激光制导炸弹、Mk44“巨蝮”Ⅱ型30毫米机炮、精确制导弹药以及新型传感器和通信系统。2010年9月,美国空军又签署了价值6100万美元的合同,为8架MC-130W安装用于精确打击作战任务的系统装备包。2011年2月,首架MC-130W“龙矛”装备部队。
  “龙矛”从概念提出到装备部队只用了18个月,特别是在90天内就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不得不说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该机目前已部署到伊拉克战场,并将飞往阿富汗战场使用。
  (编辑/一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4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