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多媒体教学之失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 清

  摘 要: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观念错误及计算机能力所限,多媒体教学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对此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以使多媒体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语文改进
  
  一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观念错误及计算机能力所限,多媒体教学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限制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式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或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人们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完全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母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如朱熹提出“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
  2.削足适履,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为图方便,将教学内容输入电脑,把教学环节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下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必然忽略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探讨。这样的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且它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非但达不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反而是把课越上越死了。
  3.制作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需要对声音、画面、文字作综合加工处理,这就要求制作者要掌握不少应用软件。这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并非易事。再者就是素材难找,要找到一幅理想的图片、一段切合课文的视听材料非得花九牛二虎之力不可。虽说市场上有课件出售,但由于制作者仅熟悉软件,却不了解教材、教学规律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制作的课件是精美有余而效果有限。
  
  二
  
  有鉴于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多媒体教学加以改进。
  1.各取所需,物尽其用。
  在大力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能一概否定,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选好用足合适的媒体。
  2.以生为主,优化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同时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增加课件的灵活性。
  3.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教师要克服畏难心理,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习。这种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并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理论,而应把重点放在具体操作上,力求掌握几种常用的多媒体软件。课件制作的难,难在无素材。因此,教师平时应注意素材的积累,发现相关的素材应及时分门别类地加以保存;同时还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只要合适,就要为己所用。为制作出既生动精美,又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的课件,教师还必须与专业的多媒体制作人员紧密配合,一个提供教学素材、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一个提供技术支撑。现有的课件,虽说有时并不适用,但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加工,提高多媒体的使用价值。
  总之,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我们在运用的同时,也要冷静,忌盲目,不能忽视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