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丽
摘要:教学过程中,提问方法的合理性,在一定情况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强化教学力度。如何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而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运用好提问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 提问技巧 课堂教学
在古希腊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核心是提问。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R. Stevens)对教师提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数量格外惊人――平均每天提问395次”(丹东尼奥)。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是课堂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的运用课堂提问非常重要,首先课堂提问是检测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老师可以测试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这里既然说到成绩,老师就要有选择的对学生提问,从而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学生在众目睽睽下回答问题,能否回答正确被视为荣辱大事,在心理学上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进而起到督促作用。
其次,提问要“量”力而行。课堂提问难易程度要适当,不要一味的追求难题,难倒学生,这样不但给学生的自尊心很大打击,更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也不要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问题低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不能进行积极的思维探讨,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水平,只要“跳一下就能够到果子”。
最后,课堂提问对于学生思维的启迪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实物的本质,这样不但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宽度,更能加固了知识的掌握,有些学者指出“提问等于暗示”,老师提问的问题在文章中有这重要的作用,暗示学生对于这类问题要认真学习,在学习中要作为重点,这样间接的暗示,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所以以提问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但强化知识的信息传输,衔接新旧知识,更调控了课堂气氛。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按照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提问是师生交流的平台,也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
三、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标规定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现有的真理,而是通过辩论的方式解答知识传输中的疑惑。最终,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和暗示,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问不只是单方面的,学生也可以提问,通过提问解决疑惑,通过提问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四、提问的引导性
教师的提问不但在一定情况下,要刺激学生的思维,更要提出重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提问就不能用简单的判断和猜测诠释,要提问在没有好好看书前或是认真思考前回答的问题,例如在《祝福》一文中,提到一个问题,祥林嫂是怎样死的?大部分学生会回答:一个是封建思想的影响,第二就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这些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刺激当时人们麻木的心灵。如果对文章进行解剖回答:首先,祥林嫂不是被柳妈逼死的。柳妈只不过是她死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柳妈只是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她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柳妈让祥林嫂去捐门槛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却没有变,这使得祥林嫂的心再一次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其次,祥林嫂也不是被鲁四老爷逼死的。就算没有鲁四老爷,也会有张四老爷或者是王四老爷逼死祥林嫂的。鲁四老爷只是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以为祥林嫂是个不幸之人。但是,鲁四老爷的凶残以及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再有,封建思想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很重大原因。正是因为收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家才会认为祥林嫂有“克夫”之相,才会把被拐卖的罪过强行推给祥林嫂,才会认为祥林嫂的改嫁是个罪过。虽然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回到课本,回到祥林嫂死前作者对眼神、形态、精神等描述,你会得到祥林嫂是自然死亡。40多岁的妇女对于现在人来说正是力强之时,而她却过早的衰老,未老而死,通过这点启发学生又可以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扩宽了思维。
五、提问的方式
1.比较性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文章相同的题材,但语言、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有所不同,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比较法对文章进行讲述。例如在散文《海燕》中,文章中描写海燕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形象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海燕声音、形态、动作等方面和其他的海鸥、海鸭、企鹅相对比来回答。这样的提问不但能深刻的了解文章,更是对学过知识的一种总结。
2.摸底提问和复习提问
所谓摸底提问就是,在讲述新课程之前,把以前学过的知识,有选择性的提出来,让学生回答,以此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一步对问题的回答程度进行总结、概括、优化教学方法。复习性提问,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通过提问对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进而导入新课题,这里的提问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3.紧扣教材,提问重点难点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个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的笨”。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在于问的问题多少,而在于问题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上有必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例如,《藤野先生》一文,可以围绕“我”和先生的关系发问,如先生给“我”留的第一印象?先生和“我”的关系?别人眼中的先生?“我”和先生之间发生了那些事情?“我”对先生的感情?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整篇课文也就理解透彻了。
总之,教学是一种艺术,提问也有自己的技巧。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借助艺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中备课时,就要科学的提问,精心设为问也是每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技巧,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严格要求自己“善教者,善于问”,时刻提醒自己提高课堂“问”的水平,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公绰.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思维训练.中学语文,1989,(7).
[2]周业长.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安徽教育,1991,(6).
[3]木良.钱梦龙老师的提问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