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旦木正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如许多教师轻视课前思维过程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轻视引导点拨;缺少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合作交流;课后师生轻视系统的总结和反思。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应精心进行课程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情景;提倡“三论”的学习方式;重视课后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思维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功能,是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金钥匙。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培养其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能力与技巧。但是,目前的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三点具体的教学建议。
一、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教师轻视课前思维过程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而大多数教师能够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但很少能做到超越教材,并拥有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保持镇定,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教师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另外,教师缺少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设计等等。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轻视引导点拨。
目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由于教学进度和课时量的原因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
第三,课堂教学缺少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合作交流。
迫于高考的压力,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更好地应付考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忙于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只是为了熟练掌握解题技巧而进行机械化的重复训练,数学课堂几乎无法展开讨论和交流。在这种权威式的课堂教学中,不仅缺少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沟通,缺少生生的合作活动,也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由于数学学科知识逻辑性较强,思维含量相对较高,被动模仿和接受使学生感觉不到数学的实践价值和美学价值,也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激情。
第四,课后轻视系统的总结和反思。
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实践之后的总结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而许多教师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和教学感悟。由于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忽视,很多学生也不善于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不善于对新旧知识进行横纵迁移和类比,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对知识省悟和升华的机会。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建议
首先,教师应精心进行课程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情景。
例如,在讲授“双曲线及标准方程”时,我们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先从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性质出发导入课题――双曲线。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大屏幕显示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图片,当学生关注这个伟大建筑时,教师提出问题:埃菲尔铁塔以其简洁而又壮阔的气势征服了全世界,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它呢?学生开始议论,教师再播放动画,埃菲尔铁塔渐渐隐去,其轮廓线形成完整的双曲线。这时候,有的学生很惊讶,更多的学生比较兴奋,于是,教师告诉他们在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处处蕴藏着优美的数学。这种源于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师生在类比双曲线、椭圆的定义后,自然而然推导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我们已经得到了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那么能不能自己推导双曲线的性质呢?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并为下一次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其次,提倡“三论”的学习方式。
所谓三论,即讨论、争论和辩论。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参与性、自主性较强的活动,给学生以意向和领会较为充分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活动的舞台。同时,注重营造认知冲突情景,让学生在完美中发现新漏洞,提出新的研究角度,对感知结果不断地提高。
例如,在学习双曲线的渐进线这一知识点时,学生由于还未接触过极限思想,往届学生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是感到困难,基于这种情况,笔者经过慎重考虑,进行如下尝试:先不给出渐进线方程,而是利用多媒体在同一坐标系内做出双曲线这四条直线围成的矩形及其对角线,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双曲线左右两支在原点附近的伸展状况,然后猜想x→∞时伸展趋势,大多数学生都猜想当x→∞时双曲线夹在两直线y=±(b/a)x之间,有了这种直观感知的过程后,在进行严密的合情推理,学生自然要问怎么证明这种无限趋近的关系呢?问题提出后,笔者让学生展开讨论,大家一起献计献策,寻求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能力,又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
第三,重视课后反思和总结。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反思”这一教学理念提到了应有的高度:“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构建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当天所学内容、自己的听课情况及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回顾、反思。例如,可给学生设计出类似以下的反思问题,来培养反思习惯:今天所学内容是什么?老师讲的知识哪些我还没明白?我最大的收获或感悟是什么?课上不懂的地方,如何弄清楚?这样,就给学生在课后理清自己的思路、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创造了条件,从而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后反思习惯。
参考文献:
[1]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2]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叶尧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熊昌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5]邱国祥.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负效应的成因及对策[J].中学数学,200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