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有效教学的保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少华

   [摘要]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说,“有效教学”已成为教学的“永恒主题”。而作为小学最大学科的语文,却在有效性的问题上备受争议。文章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教学”现状,提出了“扣标、倡简、务本、重测”的有效教学保证方法。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整合 块状结构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三种现象: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杂,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碎,零敲碎打,至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且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
  细细想来,这些现象不正是造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低效、无效的主因吗?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呢?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不同的有效教学流派的思想,我认为有效教学要做到:扣标、倡简、务本、重测,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一、扣标
  扣标就是紧扣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内容就是对目标进行整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有效的教学以制定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首要条件。而要制定这样的课时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使目标整合优化。
  这里的“整合”,决不是把目标简单地、机械地连接或叠加,而是要把各项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就是要选择最佳的结合点、最佳的结合方式和结合顺序。
  在具体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整合、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整合、各级目标的整合。总之,目标整合优化的过程,就是对目标进行分析、组合,使之具体化的过程,是把课时目标分解为可以操作的子目标的过程,也是使目标具体落实的过程。
  二、倡简
  所谓倡简,也就是提倡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课。重要的是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组合成简单的块状结构。
  “块状结构”就是将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根据完成整合后目标的需要,划分为若干个较大的组块进行教学。每一个组块内部应当有明确的整合目标,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可操作的学生的训练和教师的指导,还应当有围绕目标的反馈环节。
  为什么必须形成“块状结构”呢?
  整合后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一个将知识、技能、情感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目标群,因此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所以块状结构就成为完成整合目标的必然的形式。
  由于整合后的目标有一定的难度,想靠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老方法是达不到“整合”的要求的,只有让学生自学,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才能达标,这样克服了当前小语教学讲得过多过碎的弊端,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每一块教学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因此学生学得怎么样,可以通过必要的检测立即得到反馈信息,并及时对教学调控,保证整个教学向着预定的目标逼近。
  关于块与块之间的组合也应体现内在的逻辑联系,而决不能是简单的拼凑。如体现“整体――部分――整体”、“尝试――指导――练习”的教学思路,或体现阅读教学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的双向心理过程等,要特别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轴来组块,学习水平应由低到高形成台阶式,前一块是后一块的基础,后一块是前一块的必然提高。还要注意块与块之间的衔接,做到既可分,又不机械生硬。
  事实上这种块状结构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也并不少见,只是有些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和自觉运用而已。随着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措施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学生的训练越来越放到重要位置,那么块状结构的趋势也必将越来越明显。
  三、务本
  本,有三层意思。一指以学生为本位;二指语文的本体;三指文本。语文教学应在这三本上下功夫。识、写、读、背、作、说、习就是听说读写语文的本体,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长远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通过语言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语言成为必然的过程。
  有效阅读教学在这方面主要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保证训练的时间。我对平常的语文课作了调查,一般学生的读及练习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甚至更少。因此,要求每节课必须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活动时间,一般应二分之一左右。
  2.要注意训练的质量。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要以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为主要形式。
  3.训练要贯穿于教学过程,要到位,要有层次。重点训练要分步实施。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特别要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4.训练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所有的学生能参加训练。不要让学生把训练看作是负担,要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气氛,以达到最佳效果。要变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做题――教师评价”模式为让学生自己提要求,共同拟答案,集体来评价。凡重要问题和说话训练都要在全班同学参与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同学回答。
  通过以上措施,增加了学生有指向的紧张智力活动时间,促使知识的内化,提高了效率。
  四、重测
  要重视对教学内容学习情况的检测。应该做到对当堂课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大部分老师主要通过单元形成性测验进行反馈和评价,但很快感到这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逐级反馈系统。每节课根据课时教学目标,特别是读、写重点和能力目标设计反馈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反馈意识,做到每大块也有反馈。逐步形成了块有反馈,课有反馈,课文有反馈,单元有反馈的系统。
  2.促使信息的多向交流。我们充分发挥四人学习小组的作用,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对练、互相批阅、组织竞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3.及时评价,积极鼓励。为了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练习、作业获得反馈信息而评价不及时的状况,我们可在课堂上采用做对的同学举手,用手指数表示选择题项、相互校对等办法,让学生及时获得评价信息。并以表扬、鼓励为主,使他们充满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以更大的主动和热情投入新的学习。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充满创造性的劳动。以上四项主要措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视教材、学生、教学条件等各种因素作出合理的安排,选出最佳组合,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几年来,我始终立足于课堂教学,把“学习――研究――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走过了从优化单个因素到各个因素综合优化的过程,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高,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听说读写能力普遍提高。过去是教到哪里算哪里,心中无数。现在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该教哪里教哪里,心中有数,感到踏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