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会分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建国

  1
  0~12岁是人生教育的黄金段,3~6岁则是黄金段中的黄金段,其效果相当于以后10年的教育,这已是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幼儿段教育涉及方方面面,而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则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2
  分享是一种胸怀。这种胸怀能够把别人包容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之中。一个人在幼儿时学会把一个苹果分给别的小朋友吃,成人后才可能会去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从而赢得赞誉,受到尊重,成为受欢迎的人。
  
  分享是一种交际。在幼儿时学会与别人分享的人,长大后才会与他人真诚合作,建立纯洁的友情。有了 这种友情与合作,才会通过团队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分享是一种品格。这种品格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在幼儿时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在未来才可能用自己的品德和风格去团结、带动一群人,同时自己也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分享拒绝自私,分享拒绝狭隘,分享拒绝低俗。分享的背后是无私、友谊和高尚。
  
  3
  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呢?原则是相通的,而方法各异。这要靠父母的人品、理念和功底。
  有三个方面是不能忽略的:
  首先,家庭和幼儿园要营造一种分享氛围。这种氛围固然需要相关的张贴画并为孩子们讲解其含义,更重要的是父母和老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真诚地表现出与人分享的品德和与人分享的快乐。成人在利益面前的独占、争抢和自私,无疑是孩子学会分享的大敌。相反,老师过生日与孩子共享蛋糕,孩子自己家有稀罕东西,邀朋友一起分享,这对孩子学会分享绝对胜过说教千百倍。也只有这样做了,你对孩子说理才可能有效。由“言”和“兑”构成的“说”字,本身已经向父母和老师提出了告诫。
  其次,给孩子讲解与分享相关的故事。一个好故事有时能激励人的一生。这方面的书籍不少,问题是要老师去找、去讲、去做。许多伟大人物和杰出的人才在幼儿期都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大人讲过包括分享在内的诸多故事。尤其是结合孩子的个性,使用孩子的语言,根据孩子的实际,精练、生动、感人的讲解,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更为久远。
  最后,为孩子学会分享提供机会和条件。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散步,碰到孩子同班的小朋友,拿着两支香蕉的孩子会不会让出一支香蕉给小朋友吃呢?如果不会,又该如何去启发和引导孩子做呢?孩子做了以后,又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评价呢?直白地说,生活中如此这般的场景比比皆是,问题在于父母是否有心。
  分享环境的雨露滋润着幼苗,动人故事的和弦拨动着心灵,多彩生活又为孩子提供了舞台,最终就只有看父母和老师的功夫了。
  
  4
  我有两个女儿,在她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三件事至今记忆犹新。一是在诸多家庭还没有电视机的时候,我请同事、朋友到我家看电视,孩子也学我的样子,请来了她们的好朋友一起看。她们当时的亢奋与兴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是有一次讲起我在一些人的帮助下出版了一本书的故事,还没等我说完,她们就嚷嚷着说应该给那些人送去新书,让大家分享出书后的喜悦。此话出自上幼儿园的孩子之口,使我震惊和感动。其三,几乎是每遇她们有了新的玩具和食品,都要鼓励她们去和小朋友分享。这几乎成了一种惯例。现在,她们长大了,并成为大学和中学的老师。她们说:“是父母从小给了我们能管终身的教育。”
  品德包含着胸怀,胸怀滋养着友谊,友谊引发着合作,合作助长着成功。这一切,皆源于幼儿时学会了分享。
  (作者系陕西西安市家庭教育学会会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