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自主学习氛围的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绍志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主体教育思想则认为:我们只有把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自学能力的强或弱根据在校时候所受的教育的好或差。假如,在校时候常被引导向自学方面前进,学生有福了,他们一辈子得到无限好的受用。而且,不但他们自己,社会和国家也得到无限大的利益。”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看作比什么都重要。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广大教师对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倡导可以说是没有疑议的。我校自去年以来,在全校全面实施以“自主学习方案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自主学习方案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改革”的核心是自主学习,但学生并不是从一开始迈进课堂就会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课堂需要教师悉心营造其学习氛围。
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较多地接触到语文科以外的一些课堂教学,相对于数理化一类的科目来说,语文老师有更多的无奈,无奈于学生对语文的薄情寡义,无奈于语文课的枯燥乏味。一直以来,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语文课堂教学难以提高效率,到底怎样才能把语文教学搞好呢?在反复的实践中,我感觉到语文学习相对其他科来说更需要一种氛围。这一“氛围”的实质是:有效地整合起多方面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语文的情境,促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提升。而这一点,恰恰是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建设语文学习氛围呢?
一.从创建平等课堂来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的情感、思维想象及个性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很大。孩子只有在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思维才能活跃,情感才能真实,想象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反之,如果学生心情压抑,如负重荷,是很难学好的。初中生的感情胜于理智,他们的行动不只受认知的支配,更多的还受感情的支配。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一定的是非认识,对于教育也不是一概照单全收,有了平等意识。作为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这些年龄特点,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往,以平等的态度走进课堂,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差异,从创建平等课堂入手创建自主课堂。
锤炼课堂语言,树立教师形象,形成教师人格魅力。教师是自主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其引领者,语文学习氛围的主创者,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对学生有最直接的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而“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出色表现,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出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主要由语言、表情来体现。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并努力做到形象、生动、有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微笑,教师的微笑就是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情感交流。有人把教师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非言词性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手段,称为教师的“第二语言”或“体态语言”。心理学家艾特・莫勒比思列举了这样一个公式:感情的全部表达=7%的言词+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的面部表情,温和诚恳的声调,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愉快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抛开思想包袱无所顾忌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表情应该是真实情感和教育性的统一。一方面教师不能随意地、不加节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教师不能随便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郁伤、冲动、暴怒、嘻嘻哈哈等肤浅有害的表情。另一方面,教师也不应该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哗众取宠,因为这对学生更有害。教师的表情应该是积极健康、自然真挚的,是以能够产生积极有益的教学效果为目的的。
二.从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来形成自主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来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所创设的合作的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自主学习情境。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合作意识、学习兴趣、独立思考等自主学习要素会大大增强。我校师生共用的“自主学习方案”的编写和使用也是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三个主环节“自主预习、自主研讨、自主复习”中“自主学习”贯穿始终,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的“自主研讨”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综合提升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但纵观众多的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我们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小组学习都是有效的,要发挥小组学习的有效作用得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小组的划分要有科学性。教师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划分原则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组间同质”有利于平均分配资源、展开学习竞争;“组内异质”是把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自学、互学、互问、互查,从而达到互补效果。
2.小组成员具有固定性。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养成,小组成员才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抒己见”、“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从而体现出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也让学生间的友谊得到升华,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如果小组成员经常性地变动则较难达成这一效果。
3.加强小组学习组织性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在进行问题的讨论前,各小组需要确定一名主持者,一名记录兼中心发言者。讨论前,各个成员独立思考,讨论时,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主持的同学全面负责;记录的同学还要负责把各成员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记录下来并负责把全组的讨论结果和其他的小组进行交流。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尝试不同的角色。学生有参与合作的情境,有了表演的机会,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就会主动参与探讨,自主开动脑筋,自动搜索资料,为参与做准备。这样,学生就能慢慢地在合作参与的大情境中掌握学习的技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还要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及角色的转换。
三.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华盛顿大学有一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学生投身于语文实践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而毫无疑问,主动参与的语文实践效率会远远高于被动参与的,要让学生自主地参加语文实践,培养其语文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的欲望”。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探究语文的志趣,同时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别人的承认或内在的满足等积极情感的体验时,往往会强化其兴趣的稳定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应使学生把学习和进步、成功等愉悦情感建立起联系
首先,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他对语文学习虽然不感兴趣,但由于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了解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懂得了不学好语文就不能学好其他学科,就不能为人民、为国家服务,就必然强迫自己学习语文,从而产生间接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为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所吸引,就会逐渐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间接兴趣也会逐渐转化成直接兴趣,甚至成为语文学习的爱好者。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和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的事物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内容需要知晓,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教材为辐射中心,尽可能的开拓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即兴需要。这是使学生勃发临时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
其次,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自由讨论的时间很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要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应通过小组交流取得共识;凡是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就要放手自己选择,教师适时指导、点拨,这样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
其三,用成就感激发兴趣。
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初中生“好胜、好奇、好强”,教师应抓住这些特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以及竞争氛围,适时给予他们鼓励、表扬或奖励,同时注重诱导,培养学生学习动机,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在这一点上,作为语文老师要摸清学生原有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构建起较完备的语文知识网络。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结构主义认识发展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S=AT=R。其中,S是具有一定刺激的信息、知识,A为个体接受的刺激;T为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R为个体所作出的反应。这个公式的含义是:一定的刺激(S),只有当一部分(A)同化于个体认知结构(T)中时,个体才对刺激作出反应(R)。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外来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获得新知;当外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产生抗拒,或者对外界刺激进行鉴别、改造,重新组织,一边摒弃旧知识,一边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同化新知识,迅速地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其四,用活动激发兴趣。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学生只有在生活的体验中才能真正地增强语文能力,培养语文兴趣,不断地开发出自身的潜能。因此开展课内外活动,增加学生各方面的体验,培养和提高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收集各种图书,发动学生每人做一至两件好事,制作一件教学模型或一幅挂图;组织学生办黑板报或手抄报,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智力比赛、书法比赛和作文比赛;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春游、秋游、开体育运动会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广泛兴趣,为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习热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娇嫩的幼芽,预示着希望,但更要悉心的培植;也像星星之火,有燎原的可能,但也可能随时熄灭了火花。也就是说,兴趣具有不稳定性、短暂性,要使学生这宝贵的学习兴趣长久地保持下来,就要想办法将兴趣转化为习惯。
总之,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激活每个学生,使之共同参与,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可以培植创新的个性和品性。语文教育要通过和谐、欢快氛围的创设,通过美文的吟读,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解放。创设积极探索的氛围,能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引发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让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引发创新的火花。
邓绍志,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南海。本文编校:老 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