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策略解决语文网络课中的“三淡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子龙
摘要:语文网络课中隐伏的淡化教材内容,淡化语言感情,淡化教师教学问题是值得注意的“三淡问题”,就此在实践中总结出解决的策略,它们是找准教材、找准应用媒体、找准教学时机的“三找准”策略。
关键词:三淡问题;三找准策略
语文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一个新亮点,它建构了自主的学习平台、师生的互动平台、大容量的资源平台,为语文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课堂开放、学习自主、关注生成的教学新理念。可在很多次的语文网络课的聆听与实践中,我发现语文网络教学在显现很大优势的同时,也隐伏着一些问题。
[问题一]淡化教材内容,教学形式与教材不符
听过语文网络课的老师不免会有这样的评价:“语文网络课似乎还不如传统型课来得精炼,来得精彩。”为什么?原来网页上呈现的资源取代了文本,用浏览网页的行为取代了学生品悟文本的行为,朗朗的读书声减少了,学习时常浮于表面。我在实践中也发现很多语文教师为凸现网络教学的优势,一般都会把语文网络课设计成活动、互动、探究、拓展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学习课文。如我听一位教师执教《桂林山水》一课,他别出心裁将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赏读描写桂林山水风光的语段)设计成了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参加当地的“民俗文化节”,让学生自愿选择参加其中的一个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中活动有:美文朗诵赛――结合图片朗读课文片段;图片摄影赛――将网页上相关的图片粘贴到word中,并为图片取名;诗歌朗诵赛――将名胜古迹上的名人题词朗诵出来……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了网页的浏览,开始准备自己的参赛项目,之后再交流。虽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听着学生朗读着还很生硬的古诗,贴下一幅幅和课文不太相符的图片,显而易见对这种笔触细腻的细节描写并不适合用网络活动形式来组织,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解决策略]找准教学内容--不淡化教材内容
网络课的特质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材都适合上网课。针对上述的情况,我觉得教学中一定要找准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用网络形式的教材组织成语文网络课的形式,才能做到既呈现网络的优势又与教学内容融合。基于平时的实践,我认为以下三类文章较适合用网络形式来执教,使网络教学紧紧围绕教材。
第一类是实践互动类课型。如《打电话》、《妈妈的账单》,活动性、实践性、互动性是这种课的最大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将它设计成一个个活动环节,通过学生参与、互动类游戏展开教学,如《妈妈的账单》中就设计了不同的实践内容,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在互动中集思广益,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第二类是情景再现类课型。如古诗《过故人庄》,这类课文是情景性较浓的古诗词和记叙文。教学时通常可以在网页上呈现语声纯正的朗读,再配以优美的乐曲、丰富多彩的画面,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如在教学古诗《过故人庄》时,我就让学生进入“照相馆”、“启智室”、“演播厅”、“练功房”,让学生进人课文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愉悦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三类是主题探究类课型。如《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这种课往往是与地理、历史、科学知识有关,适合学生进行主题探究,通过大量图、文、声像资料,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做到从点到面,以便建构更完备的知识体系,形成更完善的学习表象。执教该课的老师就合理地设计了切合课文的四个版块。“海洋矿产”、“海洋食品”、“海洋能量”、“海洋畅想”,这四个版块的深入讨论就紧扣了课文内容,使教学紧扣教材。
[问题二]淡化语言感悟.语文教学失去学科本性
网络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大容量的资料及多样化的活动参与形式,面对这些在语文网络课上是“重拓展还是重感悟”“浏览网页时间和研读课文时间如何权衡”是我们进行语文网络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问题。《五文新课程标准》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是,在很多网络课中,却淡化了语言的感悟,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网页浏览上,用在阅读拓展上,花在参与活动上,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学科本性,很容易将语文课上成自然课、社会课。我在教学时也曾遭遇到这样的尴尬。如教学《莫高窟》一课时,花了将近半节课时间让学生看大量拓展资料,有关壁画、彩塑、藏经洞,确实给学生增加了不少知识。可是课文语言的感悟却大大减少了,课文中的排比句没有赏析、课文中的优美词语没有辨析,作者细腻的笔触没有体会,整堂课失去了语文味,教学非常失败。
[解决策略]找准应用媒体一不淡化感悟
目前很多教育专家都指出:信息技术应用不应局限于“媒体论”的阶段,不应将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口灌”成为新理念指导下现代化课堂中多媒体的“电灌”。面对纷繁复杂的图、文、影像资料,使学生重视语言的感悟,还回语文本性,就不应该将大量资料堆砌,而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准最有效的媒体加以应用。如我校一位语文老师在执教《海底世界》一课时,便针对学生小、文章生动的特点,制作了声、像合成效果极佳的flash动画,模拟了美丽而充满生机的海底世界,学生听到了各种有趣的声音,看到了五彩缤纷的海底生物,让学生在整个课堂处于兴奋状态,接着便展开自读自悟,在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学得主动,读得有味,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回到作者的写法上,体会句与句的联系,这样的教学结合了教材,没有抛弃学生感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相反,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月光曲》一课时,先让学生点击欣赏音乐,再观察贝多芬弹琴时的图片,接着要读描写曲子的片断,完成后还要浏览教师提供的网址展开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的贝多芬的资料。这种多种媒体的堆砌,无疑会使学生手忙脚乱,哪能静下心来去感受贝多芬创作时的心境呢?我觉得此时,只要用一曲《月光曲》的音乐,足以让学生深入体会,让学生做到语言和音乐的和谐统一。
[问题三]淡化教师教学,“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混淆
语文网络课是教师、学生依托网络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网络型课件,搭建网络学科教学平台,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种良好的“网络教学”形式。而反思现在的语文网络课,教师在课前花费的时间较多,用于搜集资料,给出学习目标,设计学生进入网页后的学习活动任务,并且还在网页上完全呈现出完成任务的一步步小贴士,使学生一进入学习网页,便进入了教师所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学生自主学习变成了学生自己学习,师生共同完成的“网络教学”变成了学生单干的“网络学习”,课堂气氛松散,缺乏师生交流,
教师地位减弱,学生思维含金量低,我想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认知水平较低,自制能力有限,在这样的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会显得尤为重要。
[解决策略]找准指导时机――不淡化教师教学
“网络教学”怎么就成了学生自我的“网络学习”呢,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住教学的时机。―般我们的网络教学都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如何使学生跟着老师,深入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后交济洋习心得,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充满交流气氛。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把握教学时机,结合教学,以下五个时机教师一定要好好把握。
(1)入境前引导――此时,教师要从课文语言出发,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避免学生浏览的随意性。
(2)入境后提升――在学生人情感悟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且还要使学生的感情达到提升,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互动时牵引――在面对师生、生生的在线互动时,教师要学会牵引,从主贴到语言的引导,都要把握学生的主要方向,更好地让学生互动起来。
(4)互动后总结――在学生互动后,教师要把学生的各抒己见进行机智地总结,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集思广益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对上一段学习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学习指明方向,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5)拓展后回归――学生在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后。教师不能使学习戛然而止,这时应该将拓展的资料融人到课文中,让学生的思维回归到课本上,让学生头脑中产生“个性化第二文本”,让教学效果得到升华。
语文网络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种新实践、新探索,探索一定会引发一些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之。定能上好语文网络课,唱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高歌。
(责任编辑:梁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