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俊英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努力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语文规律。老师就要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首先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要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就给我们指明了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即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不仅向他们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 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被剥夺。老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等到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体会之后才提出来,而且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长期以来,“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指导着千百年来的为人师者。然而,“传”、“授”、“解”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把老师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都由老师唱主角,课堂成了老师表演的地方。这种教学观念和方法显然束缚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翅膀。只能让学生无奈地适应老师的教学,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施新课程以后,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实现角色转换,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三、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主动参与。科学实验证实:从极端恐惧或愤怒的人身上取出血液注射到天竺鼠体内,不到两分钟就会导致它们死亡,不愉快的情绪会促使大脑分泌一种叫做思多芬的物质,抑制人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备课时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熟悉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克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埃德加・富尔所著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这是他们一生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写字的方法、造句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或查字典等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字词学习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主动识字学词,不断扩大词汇量。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探索学习习惯的形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6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