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 瑜
[摘 要] 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部分表扬学生行为;正确表扬学生行为;合理惩罚;采用逐步接近的学习方法;不断变换提示、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方式;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反复训练。
[关键词] 学习习惯;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0-0071-03
目前,小学教师常面临的一个困惑是:都说在塑造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应多表扬,少批评,许多教师一看到学生有值得肯定之处就表扬,为什么效果还不好?由此笔者想到一个案例: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课经常与别的同学说话,自己不听,也影响别人听课。教师批评不见效,于是让其坐在教室最后面一个单独设立的位子上。孩子倒是上课不说话了,但更不专心听讲了,整日情绪低沉,产生了厌学情绪,天天跟父母说不想上学了。其父母找到教师,要求能否少批评,适当给孩子一些肯定,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奇怪地问:“他做错了难道还要我表扬他?”那么,在塑造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方面,是不是仅用表扬就能完全实现目标?是不是学生犯了错误就一定要惩罚?该怎样惩罚?笔者认为,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表扬学生行为
部分表扬学生行为是指教师只表扬、肯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第一次出现的正确行为。心理学中有两个概念:部分强化和连续强化。部分强化是指只强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第一次出现的正确反应。连续强化是指每当所要求的行为完成时就给予强化。研究发现,不论动物还是人,终止强化后,在部分强化下学会的行为比在连续强化下学会的行为保持得更为持久。在教育实践中,激励学生时,表扬的效果要优于批评,这已是教师的共识,关键是如何表扬。教师之所以有那种“一看到学生有值得肯定之处就表扬,为什么效果还不好”的困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使用了连续强化。其实,要想真正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塑造好行为,教师就应部分表扬学生的行为,做到表扬不滥用。
二、正确表扬学生行为
学生的许多习惯和行为都是通过自身的操作习得的,其中蕴含着学生的某些主动性。在操作过程中,强化的作用是使有机体的操作行为在以后更易于发生。学生在学校里可能会有意做出某些行为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些目的可能是:引起教师的关注、关心、帮助,引起同学的注意,让教师降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等。如果他的行为达到了目的,就强化了他的这些行为。
敏感的教师能有效辨别对学生的哪些行为应给予强化,哪些行为不应强化而应使其自然“消退”(消退是指一种学会了的操作行为由于缺乏强化而逐渐减弱),哪些行为应给予轻度惩罚。如一年级的小明放学时总是把书包、文具、书本扔在地上哭,这时教师就走过来帮助他,边帮他收拾书包边教他收拾书包的方法,但小明屡教屡犯,教师也很苦恼。其实教师的反应等于强化了小明的行为,教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表扬书包收拾得又快又好的学生,不去关注他,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得不到认可,这样或许更有利于他中止该行为。
三、合理惩罚
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出现不好的行为时,给他所不希望的结果,使他停止其不好的行为。惩罚的效果主要是抑制性的,它可以起到减少不良行为的作用。当惩罚和用来建立合意行为的强化结合使用时,更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的自尊需要主要包括独立、自由、自信、被人认可等。自尊心又称自尊感,它是学生自我情绪体验中最重要的方面,是社会评价与学生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阶段是学生自尊体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是惩罚应及时。 一般来说,惩罚的时间与行为效果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好,即惩罚应及时。学生某种错误的行为有时候会给个人带来某种积极的后果,这是一种“甜头”,这种甜头就是一种强化物,拥有这种甜头的时间愈长,就愈能抵消受罚的消极体验,降低学生对自己不当行为的负疚感,从而降低惩罚效果。
三是惩罚应适度。 这里的“度”主要是指惩罚的力度和次数。首先,惩罚的力度要适中。从心理学上讲,无论惩罚还是奖励都有一个最低限度,叫阈限。低于这个阈值的激励,如轻描淡写的批评,漫不经心的表扬都是不起作用的。当然,激励的力度过大或惩罚过重,也会加重学生的挫折情绪或其他不良情绪。其次,惩罚的次数要适中。惩罚的次数过多或过少都会降低惩罚的效果。特别是对于犯同样错误的学生,更应该注意惩罚次数的适度性。心理学上有一种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内心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因为人一旦受到批评,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较短时间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容易产生一种“怎么老这样对我”的想法,心情就难以恢复平静,逆反心理就会加强,出现“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
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应以奖为主,以罚为辅,不能过分使用惩罚。原因在于,惩罚有时会造成新的不良行为,因为它只告诉学生不该做什么,没有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同时,惩罚常常伴有较大的副作用,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奖励不仅能向行为者表明什么是好的行为,而且指明了努力的方
向,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采用逐步接近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年龄较小,行为技能极为有限,而我们要求的一些行为习惯又比较复杂,因此,在塑造他们的行为习惯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我们该怎样帮助学生塑造好习惯呢?我们可以采用逐步接近的学习方法。
逐步接近的学习就是逐步地改变强化列联。起初,大量与合意行为有关联的反应都得到强化。然后,强化列联逐渐改变,只有那些越来越接近于合意行为的反应才得到强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塑造希望一步到位,一下子就到达目标,这是很难的。对于较复杂的习惯的养成,可以采用逐步接近的方法来实现目标。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姿势端正、认真听讲习惯的养成就可采用此方法。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我们不能马上要求他们完全做到整堂课上课姿势端正,认真听讲,这对于刚开始学校生活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刚开始只要学生做到上课不下座位,不说话,教师就应给予肯定。达成目标后,教师可以提高要求,上课不下座位,不说话,而且还认真听讲就给予肯定。最后再提高要求,上课姿势端正,认真听讲才给予肯定。采用这种逐步接近目标的方
法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实现最终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不断变换提示、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方式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习惯化,即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减少的一种现象。习惯化发生时,一种新刺激的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称为去习惯化。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单调的、不断作用的刺激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频繁的、单调的教育方法会导致学生丧失改进行为的动力和兴趣,教师应经常变换提示、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方式和手段,以保持学生活跃、主动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响应教师的要求,养成好习惯。
六、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做出榜样。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许多行为都可以通过观察习得。对于涉世不深的小学生来说,很多的行为习惯主要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个言行不一的教师怎能培养出说到做到的学生?一个经常迟到的教师,也很难让学生做到不迟到。教师以身作则,是训练学生良好习惯的基本要求。
二是说明理由。 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方面,教师不仅要示范行为,同时还要说清楚这样做的理由。这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育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行为习惯的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准则,使之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三是勇于承认错误。 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榜样的作用不仅是为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标杆,而且还要示范“做错了怎么办”。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也会犯错误,这是正常的。教师如果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那学生从中学到的就不仅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知错就改的美德。
四是办事公正。 在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时,教师只有站在公正的立场,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如对待成绩好的孩子和成绩差的孩子一个样,对待有特殊背景的学生和没有特殊背景的学生一个样等,只有公正地对待学生,学生才能从心底里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七、反复训练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持之以恒。 培养好习惯是一项长期工程,“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以养成好习惯。
二是严格要求。 反复训练的过程有时是一个单调、枯燥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学生吃苦受累的过程,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养成好习惯。
三是因材施教。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学生的性格、年龄、家庭环境、认知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训练才更加有效。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学生已经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教师应允许学生出现反复,认真分析出现反复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帮其矫正。此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教师应当具有预见性。教师要经常收集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容易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把提醒、教育工作做在差错出现以前,防患于未然,实现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优化控制,提高教育效率。
参考文献
[1]关鸿羽.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10.
[2]张向葵,刘秀丽. 发展心理学[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张明. 跟踪成熟的轨迹――发展心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王新明,巫惠茹. 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1).
[6]申仁洪. 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田欣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8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