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之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建民

  〔关键词〕 讨论;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B)―0025―0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不但教师教得费劲,而且学生学得辛苦,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不少,但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十分脆弱,更谈不上创新思维了。而新课改的实施和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使用则要求教师要尽快地适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一、 生生合作探究,在交流中共进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在引出问题后,我要求学生就近组成讨论小组,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再选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交流,对于台上学生的发言,台下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其他组的学生也可以提出质疑。通过这一过程,生生之间充分互动,实现了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发扬了团队精神,增强了合作探究意识。如在学习《交往的品德》这一内容时,我针对现实生活中许多青少年礼貌缺失的现象,提出了“讲礼貌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的话题,并引导各小组进行讨论。有位名叫刘立荣的学生说,他有一次到白银找打工的姐姐,只知地名叫临时火车站,却不知具体方位,碰到一位壮年男子,他便问:“唉!去临时火车站朝哪走?”那人瞪了他一眼,往南指了一下,他便往南走去,走了半个小时也没找见,他感到不对劲,便又问了一位老工人模样的人:“老爷爷,去临时火车站咋走?”老人向北指着,说道:“绕过友好路一直向北。”顺着老人所指的方向,他才找着姐姐打工的地方。一句没礼貌的问话,使他跑了半小时的冤枉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了自己的认识。这样,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明确了事理,加深了认识,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师生合作探究,开放互动
  
   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具备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再加之传统的教师权威文化的影响,学生对教师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作为教师应巧妙地运用这种权威性,切忌使学生把对教师的依赖性演变为对教师的盲从。教师如果能在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权威,那么不仅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中提升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传统的讲授、“灌输”中解脱出来,与学生轻松愉快地展开教学互动。
   如在上《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时,如以教师讲授为主,就有可能把这堂课变成空洞的说教,即使教师选择了生活中的事例作为相关论据也可能因为“一言堂”而让学生索然寡味,学生不仅在被动接受中感到身心疲惫,而且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让学生“心悦诚服”的目的,学生也体验不到师生合作探究的乐趣。为此,我根据“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这一探究课题,让学生准备了五张小卡片,并让其写出自己现在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学生们马上行动起来,通过互相提示,很快写出了子女、学生、朋友、陌生人、公民等五种角色,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其中一个人执笔,按角色画出表格,让学生通过讨论填出每种角色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将上述五种角色的责任一一填出,并上台发言互相交流。其间,我适当地加以指正,使学生的认识再升华,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的角色是否会变换?”学生们思忖片刻,即答出:会变换。我又让每人再填两张卡片,预测十年后或二十年后自己扮演的角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最后得出结论: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人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这样的课欢快而又有趣味,不但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也达到了知识、能力和兴趣的和谐统一。
   探究式教学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其没有既定的模式,需要教师在新旧教法的碰撞中,破旧立新,艰辛探索。而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新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