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鹏
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促使整个教育的内容、方法、体系、模式发生巨大的变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此外,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广泛提高,信息技术课在中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地区信息技术课已列为必修科目。这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尽快探索一条信息技术教育的捷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会为学生轻松地学习信息技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实施
在讲课时,笔者明显地感觉到如果在信息技术课上只单纯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学生只能死学死用,不能达到熟练掌握技巧的程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有自己专门的上课环境和专用设施。它不同于其他的课程,仅仅通过讲授就可以使学生理解,而是必须要通过实践才可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由于实践时间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少的,所以就需要学生从心里去掌握知识,这样就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使学生自发地去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讲课时提倡“自主探究”方法,即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和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自主探究”呢?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预习及自学。预习是事先对所学知识的简单了解,而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预习,是为了使学生在讲课时能够跟上节奏更好地学习。自学是指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书中的内容,而且要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能够根据书中的讲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解决疑难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得出结果。所以,通过预习和自学,使学生充分发挥动手的能力,掌握各种技能,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比教师单纯地讲好得多。
(2)讲解及举例。有了学生的预习及自学,教师只需稍加解释,就可以达到师生互动的很好效果。这一步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内容的操作方法;第二,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信息技术课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实践性强。单纯地按部就班讲解内容也许当时学生记住了,但过后就会忘记,所以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解释,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巩固知识。
(3)实践及应用。有了前两步做基础,用实践再来巩固知识就轻而易举了。在这一步中,先留下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再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独立完成一些相关内容,这就是所谓“应用”了。
以上就是我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讲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独有的想象力,这样的学习可以使他们从内心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只通过记忆学会某些知识,而且学到的知识可以长期有效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1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