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美霞
初中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转化学科边缘知识为基本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在道德方面的教育。这要求新时期的历史教师要研究学科教学,强化课题研究,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三四五教学模式”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打造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打造和谐课堂,提升课堂品质”。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如何让逝去的历史现象重新生龙活虎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只依靠生动的教科书和教师生动的口头讲述还不够,还应当改变历史信息的传递方法,充分利用声像教学,包括幻灯、录音、录像、计算器、多媒体等,把声、形、色和动的画面结合起来,再现历史的形象。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它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参与更加积极,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它有很多优势。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多媒体教学使图片与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以形象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来再现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投影仪、电子计算机,构建成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教学设计新模式,把书本的静态描述变成动态的多媒体教学,使形、声、图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会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用传统教学手段讲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问题,不仅耗时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而且抽象的内容也难以令学生产生兴趣并掌握知识;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重现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当讲到商代青铜器时,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青铜器的图片,使学生通过对青铜器的观察,总结出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高、工艺水平精、种类繁多的结论。
多媒体教学动感性强
将课文中的人物通过“动感”形式显现出来,这种动感可以通过历史课件、影视作品、动画等方式呈现出来,使课堂教学直观生动、新奇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给学生以整洁、美观之感,从而激发起他们追求美、描绘美、创造美的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使学生受到来自历史的美的感染、熏陶,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能开启学生闭塞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历史教材中的优秀德育素材,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教材或故事中已接触过,如果再重复叙述,必然导致学生反应冷漠,达不到教育目的。利用多媒体,把这些素材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这些生动形象的榜样信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示范指导作用,从而成为学生仿效的楷模。如讲抗日战争胜利时,可先播放《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结果的片断,后放《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的录像,使学生得出在中国近代一百年的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中国的富强和反抗外国侵略中都以失败告终,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败到兴的转折点,从而懂得中国人民的伟大和落后就要挨打。这样学生会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有深刻的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完成这节课和德育目标。另外,多媒体教学操作便捷,节省了板书和擦拭黑板的时间,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给师生的教学活动赢得了充裕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粉尘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