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期待”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志刚

  [摘 要] 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 阅读期待 教学策略
  
  “阅读期待”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笔者在此仅就“阅读期待”的教学策略做一点探讨。
  (一) 提升“阅读期待”的品位
  “阅读期待”反映的是学生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因此,有较高品位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的学生,期待的是获取知识和陶冶精神的愉悦,期待的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促使学生提升“阅读期待”的品位。
  1.丰富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
  “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积累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优美的语言,文化积淀越丰厚,语言积累越丰富,越能在“阅读期待”中向往吸收文化的乐趣及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乐趣。
  2.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有几个层次,呈螺旋式提高。低层次是能理解字面意思;较高层次是能领会字里行间含着的意思,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是能从审美层次上阅读欣赏,获得审美的愉悦。在上述三个层次中,第二层次是最重要的阅读能力,因为不能够理解字里行间含着的意思,就很难向审美层次发展。所以,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严谨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惯,既要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又要尽力培养其接近文本原意和作者思路的阅读能力。
  3.培养刻苦的阅读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学生为什么喜欢课外阅读而不喜欢课堂上的阅读?除了教学不甚得法之外,课外阅读的轻松(消闲式的阅读)而课内阅读的辛苦(要动脑筋思考――累)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提升学生“阅读期待”的价值,必须培养学生用功学语文的精神和把思考带进阅读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而不仅仅是为满足好奇心理或消闲而阅读。
  (二) 改变“阅读期待”的策略
  教学实践说明,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要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即“阅读期待”与教学内容两者水平相当,才能相互沟通,发挥“阅读期待”的作用。
  1.保证阅读的时间
  陶行知先生要求:“解放学生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自主阅读时间得到保证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注意读书方法的指导,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
  2.强化“阅读期待”的反思
  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以调整、深化阅读活动;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从中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3.注重延时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例如一教师让学生找出“麻雀、老虎、狮子、狐狸”中不属同类的一个词,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麻雀”,理由是老虎、狮子和狐狸都是兽类,麻雀是鸟类。教师不忙评价,还问:“还有其他原因吗?”于是学生又说:“麻雀有翅膀,会飞;其他三种没有翅膀,不会飞。”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麻雀爱吃粮食,老虎它们爱吃肉。”“麻雀是母亲下的蛋孵出来的,另外三个不是。”“麻雀只有两只脚,其他三个却有四只脚”……试想,如果教师运用的不是延时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4.设计开放问题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应积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在“阅读期待”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形成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那么,“阅读期待”将会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万绥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