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音乐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兰平
音乐并非单指声音,它不仅包括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包括声音所表达的气氛、感情、形象,平常所说的“对牛弹琴”,即指对音乐所表现的气氛、感情、形象的不理解,让学生对各种音乐符号的学习、记忆,以及视唱、听写练习等,都是为了让学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具有较为准确地感知,这是音乐的基本常识,是理解音乐的基础。
对音乐所表现的气氛、感情、形象的感知属于理解音乐的范畴,是感受音乐,因为只有理解音乐才有可能使精神受到陶冶,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视为重点任务去完成,这方面的任务主要体现在欣赏教学中,在全国统编的中学音乐教材中,欣赏教学内容占相当大的比重。但就课本的要求来看,在欣赏教学中基本上是让学生按照教材的规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听、去想。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太强的学生来讲,这样做当然是必要的。但由于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会受环境和心情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段音乐对不同心情的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引发出不同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在不公开作品标题和不进行引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充分允许学生对相同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学生听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确引发出了符合本人心情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就应给予承认,因为音乐的作用就在于引发听者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并非仅局限于该段音乐的标题。实践证明,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能使想象自由驰骋的空间,不仅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还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让学生欣赏古曲《阳关三叠》时,竟然有个学生联想起自己家中亲人别离时的情境,故听得十分投入,并以此讲述给全班同学听,对帮助同学们理解这段音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可见音乐欣赏教学作为一种引发心理反应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陶冶,绝非只限于让学生联想符合作品的标题而已。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听者的心情不同,引发出的心理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凡是声音都能导致人们产生心理反应,所以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和感受往往会同时产生,故而对音乐感觉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割裂进行,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培养成鉴赏音乐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表现自我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一 创境,把学生引入到音乐的殿堂
培养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轻松、活泼的节奏作为纽带,能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到音乐的殿堂中,并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 赏析,把学生带到艺术的境界
音乐可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追求音乐美的欲望可以形成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艺术境界的想象,既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音乐欣赏来发展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和培养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学生在欣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所以,上课时应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按照各自理解的角度去分析,去描述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去联想其意境,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三 感受,把学生带入参与的天地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于中,故形于扬。”《乐记里》就揭示“声从情发”的道理,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抓住音乐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其功效。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四 熏陶让学生享受审美的意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歌曲、乐曲也是艺术家情感的结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紧紧抓住学生的“情”与“感”,创设富有音乐美、情感化的境界,帮助学生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使音乐的审美教育自始至终都富有情感色彩,真正做到情境交融、寓教于乐。
唱歌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活动。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其自信心,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歌唱中,享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并产生更浓、更厚、更真切的情趣。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是因为流行歌曲具有浅显性、娱乐性、参与性、生动性等特点。学生往往利用唱流行歌曲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压力与苦闷,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何。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会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让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陈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