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雪平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有的教师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还有的教师由于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无法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宽松的环境可消除学生提问的心理障碍
记得自己在做学生时,上课就怕老师提问。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自己一旦不会就会把头埋得低低的,生怕被老师叫到,此时大脑也一片空白,心里一直在祈祷希望老师不要叫到自己,害怕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怎有心思好好去思考老师的问题呢?而一旦遇上自己会回答的问题时就非常希望老师的眼睛能瞄上自己,但就是不主动举手。长大后成为教师的我深深明白,一个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是何其重要!这也是优化提问的首要条件。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
二、节奏感的有序提问可增强学生的自信
有些老师喜欢先把学生叫起来,然后再说出要提问的问题;或者为了节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有的老师常常把问题提出后立即叫学生回答。其实这样做的不足显而易见,只有被点名的学生才去认真思考,或者由于紧张,脑海中一片空白,根本不会回答问题,而其余学生则成为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根本无心或用心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提问质量可想而知。还有些老师往往依照学生的座位依次发问,或者依照点名册上的名次发问,这种机械的发问方式,虽然可以使发问的机会平均分配于全体学生,但是其缺点与先指名后发问的情形相同,同样颠倒了次序。所以我们应注意提问的顺序与节奏,在提出问题待全体学生集中精神认真思考后,再指名让某一位学生回答,若回答正确,我们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如:“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这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三、提问时机的恰到好处可提高课堂效率
提问的时机很重要,时机选择得好,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绘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要及时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上来。课堂纪律不能光靠老师的“权威”和管束来维持,要靠艺术性的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井然有序;在讲授新内容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思维产生障碍、发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势干扰时要及时提问,排除障碍与干扰,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产生倦怠心理,此时应及时提问以重新振作精神。从教学的灵活性来说,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学生的回答无奇不有,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教,就是为了不教”。其实,问,也是为了不问。教师问不如学生问,从而达到无问的境界。曾听过这么一堂课:在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的前提下,学生把在预习中的疑惑提出来由老师写在黑板上,然后整整一节课上,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师生共同围绕学生提出的疑问展开讨论和研究,从而解决掉学习中的一个个“拦路虎”,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我们校长曾观摩过这样的一堂课:上课前,学生把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前写在自己身边的小黑板上,然后由会的学生去教,期间教师只是加以适当的指点和引导即可,这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但教学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在升学考试中有98%的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天天都有学校去观摩。这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生是主体,老师仅仅是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要自己会提问外,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要让学生敢于问,喜欢问,擅长问。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责任编辑 刘 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1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