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艳辉
1 提高意识,转变学生的看法及学法
因为初中地理在中考不属于考试科目,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许多学生对于初中地理普遍认为,只要看一看书,背一背,记一记就可以了。对于学习不够重视,因此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到了高中仍有同学平时学习不是很专心,都认为只要考前花点时间背诵一下就可以,结果是考得非常不理想,特别高一刚开始学习仅想靠背是远不够的。教师要转变学生对地理的看法和学法,介绍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快速地融入教学之中,明确地理的学习是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地理素质的现代公民和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奠定基础。
2 依据课标,把握教材,使知识体系了然于胸
高中地理教师不单要了解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同时也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哪些是需将初、高中知识紧密联系,所有这些都要做到了然于胸。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教师应把初、高中教材都熟悉,并直接参与教学,做到知己知彼后,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起点和重点。
3 运用地图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区别。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培养和发展智能,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又是中学地理教学特殊而重要的任务。
地图不仅仅指普通行政区划图,还包括各种专题地图,如地理景观图、地剖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等。地图是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经常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独立获取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运用图像信息启发诱导,图文结合,以图释文,以图释理,把地理知识和规律巩固在地图上,切忌图文分家。另一方面,在课外对学生绘图、用图要加强指导。要求学生养成读图、用图、识图、绘图、填图的习惯,养成左图右书,手不离图的习惯,并要求学生能够据图思文、据图思理、图文转化、图文并举、一图多思、多图并用。鼓励和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地图语言反映出来,并且能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归纳总结知识要点。
4 打造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发现与思考,改革就是在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新的教学策略中运行。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针对教学实践中的操作与思考,让学生高效、投入、快乐地学习是最终目的。
但是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课堂需要,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就新授课而言我们探索并倡导推行如下的模式:创设情景―设疑激趣―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实践应用。就习题讲评课而言,推行的是:公布答案―自查自纠―知识链接―分类指导―迁移应用。
5 关注时事、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时事、热点问题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很多,培养学生不能只是死读书读死书,要把个人学习、个人命运与国家相结合,关注国家,放眼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课堂教学和试题设计方面要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创设情境,设置问题。
特别要关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6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加强知识联系
课堂是教学实施的最重要环节,教师在授课前都会经过精心的准备。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彻底解决,高中教材中将要涉及的内容,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应及时弥补。例如,学生对于初中区域地理掌握不好,到高中接触到的时候就会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学习中注意弥补。根据高中教学需要,可适当拓宽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一些较高要求的计算(如地方时、区时、日期、气温、经度实地距离的计算等),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