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丽娜
1 前言
多年以来,由于政治课的严肃性,人们总认为政治是门板着脸孔说教的枯燥课程,为此,不少学生厌学、怕学政治。难道政治课只能是“冷面孔”的代名词?难道政治课就不能在幽默风趣中进?政治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使学生由厌学、怕学政治转为乐学、会学政治呢?笔者在此谈谈积累的点滴经验。
2 灵活教法,上好三课,让学生会学政治
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首先应精通业务,钻研教材,能熟练地驾驭课堂,教学有特色,既基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为此,教师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采用谈话式、沙龙式、模拟式、演讲式、表演式、图式音像导引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课”是不能忽视的,通过上好这些课引导学生会学政治。
2.1 拨动心弦:第一课
新学期伊始的第一堂课,是凸显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开启学生心灵、情感、思想之门的关键,每位教师都应该“心向往之”“慎而待之”,那么,如何上好这至关重要影响重大的第一课呢?1)新颖独特,出奇制胜。教师应巧妙构思,以学生不会想到的开头为开头,使学生耳目一新,觉得新鲜好奇,利用“兴趣”这块磁铁吸引学生,切忌中规中矩,老生常谈,使自己“蜕变”为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究”。例如,哲学对初学者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在新学期的哲学第一堂课上,笔者没有直接给他们讲哲学,而是出示了一幅漫画《此处无水》,是一道语文高考作文题。笔者首先问学生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归纳出:主要讽刺画中掘井人没有持之以恒地朝一个目标努力,不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接着,笔者从如何写好作文的角度,阐明文章的构思离不开艺理、哲理、伦理三大内容,自然地引出了学好哲学的重要性。这样,借他山之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2)态度诚恳,语言幽默。教师既要感情真挚,语意中肯,又要幽默诙谐,生动风趣,营造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利用亲和力感染学生。3)纲举目张,启迪陶冶。教师不应该急于进行新课教学,而应总揽全局,精心策划,简洁明快地阐明学科的性质、任务、内容、特点、体系和意义,启迪学生智慧,培育学生信心,利用学科魅力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2.2 借题发挥:习题课
新课改形势下,习题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当然,为图省力不加筛选地搞“题海战术”是无济于事的,而应该借用典型的习题加以训练,才是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那么,教师该怎样“借题发挥”,上好习题课呢?1)科学选题。题目是做不完的,老师应该在“题山”“题海”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地选择习题,要善于编制思考型的习题,精选发散型、开发型、综合型的习题,还要善设时代型、德育型的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应变开拓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2)训练思维,指导学法。学会解题比解题本身更重要,教师要巧用习题“搭台”,唱好“训练”之戏,教师要贵启发,巧点拨,重引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切忌以练代讲代学,或只讲不练不学。
2.3 画龙点睛:复习课
复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必然要求,但不少教师怕上复习课,存在机械重复、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现象,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制约了复习课功能的发挥。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呢?1)要化熟为生。复习不可避免到会重复,但纯粹单一的重复会使人感到味同嚼蜡,所以,复习课要有新意,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不吃“夹生饭”,不留“冷饭”,不炒“回锅饭”,要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2)要化零为整。必须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整合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树,编织知识网,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具体的知识要点化,分散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既能抓住纲目,又能填充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要学以致用。教师应在复习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提升复习效果。总之,复习课应讲究“创新、整合、充实、致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成为“点睛”妙笔。
3 广泛涉猎,增添趣味,使学生爱学政治
一名出色的政治教师应涉猎广泛,知识面广,既要使自己纵向发展即精通业务,又要拓宽横向知识面,即闻多识广。为此,在钻研教材之余,尽量多地读书阅报,用较广的知识面为自身“充电”。比如,古诗、古词,一句巧妙的笑话,一段好笑的故事,信口拈来,令学生捧腹大笑之余,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又掀起课堂高潮,使晦涩难懂的理论于轻松幽默中让学生接受。比喻、排比、拟人等文学修辞知识是教学的得力助手,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哲理通俗化,大大地提高课堂实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大陆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