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花儿绽放的力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宪章
瑞丽丝自小失去了父亲,十八岁那年的圣诞节,妈妈破天荒给了她二十美元,让她给自己买份圣诞礼物。一路上,看到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心中不无遗憾地想,我是这个小镇上最寒碜的女孩子。一进店门,她就被柜台上摆着的头花吸引住了。“小姑娘,你的亚麻色头发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绿色头花,肯定美极了。”售货员说着就把头花戴在了她的头上,拿起镜子让她看。瑞丽丝惊呆了,她觉得这一朵头花使她变得像天使一样容光焕发!她买下了这朵头花,出门时和一个老人撞了一下。她走在大路上,所有人投给她的都是惊讶的目光,大家议论:“没想到镇子上还有如此漂亮的女孩子……”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孩竟然叫住她说:“我能不能请你做我圣诞舞会的舞伴?”瑞丽丝太高兴啦,决定回到商店再给自己买点东西。她刚一进店门,一个老人就笑着对她说:“孩子,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你刚才撞到我的时候,这朵头花掉下来了,我一直在等着你来取……”
让瑞丽丝“自信的花儿”绽放的主要因素不是那朵可有可无的头花,而是售货员、路人、男孩、老人等各种“外在的欣赏”,和她自身不断清晰、不断升华的“内在欣赏”汇聚在一起,冲刷干净了她心灵上堆积许久的“自卑的灰垢”。这个故事生动演绎了欣赏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它是一种必须珍视的、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首先,育人者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欣赏着力点”,在教育实践中及时发掘并即时赏识每一个孩子身上可以绽放的“光点”。真正有效的欣赏不仅取决于恰当的方式,关键是准确捕捉孩子们身上稍纵即逝的“欣赏点”以及准确把握各种赏识时机。一方面要求育人者明确“欣赏指向”,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必须尊重其差异性和独特性,在细致观察、充分了解、用心对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其自身的积极因素,让自己的施教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求育人者突出“欣赏管理”,引导孩子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感兴趣、有优势的事情上,通过最合时宜的一句话、一次活动、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深情的眼神、一张小小的纸条等欣赏方式肯定其出色的表现,激励其自强不息,让其有最大的机会取得最优秀的结果,从而培养自信,使其走向成功。
其次,育人者应该不断完善外在的“欣赏放射源”,在具体环节中能够随机诱发并合理协调每一个可能形成欣赏现实的“开关”。欣赏不应是孤立的体验,更不应是单向的激励过程,而应是全方位的体验过程,育人者自身对孩子的表现给以肯定、赞赏,那只是“单线欣赏”。要想真正发挥出欣赏对孩子的激励和推动作用,育人者还必须借助同行和其他孩子的“多线欣赏”来实现。这不仅要营造出良好的欣赏氛围,让彼此欣赏成为一种习惯,更需要育人者多做一些沟通工作,注重彼此言行的指向性,真正实现欣赏方向的针对性,才会使每一种教育活动事半功倍。
再者,育人者应该不断优化内在的“欣赏主渠道”,在不同方法上能够柔性疏通并理性拓展每一个孩子身上自我欣赏的“线路”。完整的“欣赏力量”还应建立在孩子“自我欣赏”的基础上,而要帮助他们具备这种力量,育人者就不能只停留在利用肯定、赞许、骄傲等暖如春风的“正面欣赏”方式去引导和激励,也要注意通过委婉的否定、冷冽的批评等“侧面欣赏”的方式去锻炼和巩固,甚至还应采用一些生硬的挖苦、直接的讽刺等“反面欣赏”的手段去考验和强化,让他们清醒地 “欣赏自我”。
欣赏是绽放的力量。育人者不仅需要拥有这种力量来催开育人历程中的“自花”和“他花”,更需以此来感染自己身边的同事和学生,让大家在彼此的欣赏中绽放自己的花样人生。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才既可以从容地欣赏他人,又可以自信地珍视自己,育人者才会享受到“手有余香”的施教快乐,教育的百花园里才会百花争艳,芳香浓郁,硕果盈枝。(稿件编号:100413005)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277101,电邮:jxz611@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