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灵魂所在。因此,深度挖掘哈尔滨历史文化内涵,使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是促进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旅游资本,提升哈尔滨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金源文化历史,做大城市文化品牌
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深浅、魅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历史、文化的积淀与特色。当前,很多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历史文化足印,寻找历史渊源,把沉淀的历史文化重新激活,并不断创造新的历史文化。随着阿城撤市设区并入我市,哈尔滨由一个近百年来才崛起的现代城市,变成了一个有894年历史的塞北古都,哈尔滨也借此成为金源文化的发源地。金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黑龙江古文化发展的巅峰,是冰雪文化、黑土文化的根,这是我市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和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哈尔滨以冰雪文化和欧陆文化而著称。冰雪文化虽然是我市的地方优势,但是,现在长春、沈阳、吉林以及北京、内蒙等城市争相开发冰雪资源,而且越做越大,我市的冰雪文化已不再是一支独秀。而欧陆文化也是他山之石,再加模仿也缺乏真正的品味。因此只有金源文化才能独树一帜,显示我市特有的文化底蕴。我市应将金源文化作为标志性的主流文化,在创新冰雪文化,拓展欧陆文化的基础上,加大金源文化开发、宣传力度,使独一无二的金源文化被广大公众所熟知,成为振兴我市旅游产业的助推器。
二、确立哈尔滨市标志性雕塑,增强城市文化品位
随着都市文明的不断发展,城市雕塑将在都市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些国家的城市,处处都可以看到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城市环境雕塑,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铜像,罗马的母狼青铜像,朝鲜平壤的千里马铜像,以及我国广州的五羊石雕等。这些雕塑展现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城市活力,增添了艺术氛围和现代化色彩。我国著名的雕塑家潘鹤说过:“成功的城市雕塑,是时代的印记,是文明的标志,是城市上空的光环。时间的脚步已跨越了不同的朝代,皇权的尊严可以荡然无存,宗教的权威可以泯灭,产业主的财富可以消失,而用石头和青铜写成的人类文明史却永远放射着艺术的光芒。”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956年在阿城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金代铜坐龙,古朴典雅、庄重沉稳,是金源文化与文物的典型标志,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显示了地方和民族特色,同时也象征着统一的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以坐龙铜像作为我市标志性雕塑,能够显示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独特的城市魅力,对扩大城市知名度,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发特色旅游,建立金源文化创意园区
金源灿烂文化不仅增加我市文化底蕴,也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议在阿什河两岸规划建造金源文化创意园区。园区可围绕以下项目进行设置:建立集影视创作、表演为一体的金源文化影视城。我国历代开国皇帝的一生都以影视的形式与观众见面,而金太祖阿骨达还未被公众所熟知,因此,建议围绕金太祖的一生编写大型历史剧,在影视城拍摄、放映。制作舞蹈等一些辅助节目,表现出金代金戈铁马壮观场景;仿建金皇城,再现金皇城的历史图景;仿建金代典型建筑,如临漪亭、云锦亭和五云楼等;建立金代民俗村,展现金代生活原貌;建立少数民族文字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金代元帅府);建造水上乐园,恢复金代阿什河畔码头和漕运繁盛景象;仿金代建筑风格,建造餐饮、住宿等商业服务设施;建立文化产业创意孵化园。
四、开发街名资源,挖掘文化积淀
2003年,我市南岗区奋斗路恢复了原名-果戈里大街,并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改造,突出了俄罗斯风情和哈尔滨独有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色,并带来了无限商机。商家由原来的300余家发展到520余家,经营项目由原来的低档货发展到高档商品、品牌店。许多旅游团队将果戈里大街列入了必看景观。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持有俄文牌匾的酒吧更是使俄罗斯人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建议围绕我市中央大街和果戈里大街这两条百年老街,继续开发街名资源,如将红专街恢复为面包街,上游街恢复为商务街,形象地反映出这些街道最初形成的面貌;恢复道里西六道街(日本街)、道里西八道街 (高丽街)、比乐街(比利时街)、芦家街 (罗马尼亚街)等当时的街名,以反映出各国侨民初来哈尔滨时的落脚点和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开发街名资源,不仅可以增添城市的文化底蕴,展现我市独特的城市魅力,使历史文化积淀得以延续与彰显,而且对于盘活城市资产,扩大城市知名度,吸引中外游客,发展旅游业都将大有裨益。
五、拓宽思路,开发新的冰雪旅游项目
冬季,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哈尔滨冰雪节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夏季,我市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但与我市传统的冬季旅游相比,夏季旅游在规模、人气、增速和收入上与冰雪旅游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要解决我市旅游淡季和旺季的不协调问题,就要整合冬季与夏季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创造出更新、更奇、更特的冰雪项目。建议在松花江北岸规划建造一个大型的以冰雪为主题的公园,使夏季的游客也能充分体验到北国冰雪的风情。在项目设置上,除了冰灯、冰雕、雪雕等传统景观外,可以邀请俄罗斯等国家的歌唱家、舞蹈家来园表演冰上歌舞等异域风情表演。还可以借鉴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模式,围绕我市冰雪文化,设计出符合我市地方特点、民族色彩的旅游项目,使冰雪旅游四季常青。冰雪公园、太阳岛景区、东北虎林园遥相呼应,形成江北旅游风景区,以带动江北经济的快速发展。(责任编辑/陈雅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15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