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教学,构建区域认知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综合性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开发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合资料、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案例通过中国生态脆弱带的整体区域认知中对各自不同表现的成因分析归纳其共有特点,从人地协调角度提出对策,树立科学认识地理现象及处理人地关系的理念。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区域发展;生态脆弱区
一、课标要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为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内容。本单元新课标要求为“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生态脆弱区(带)是指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应敏感、生态稳定性差、生态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的方向发展,并在现有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这种负发展的趋势不易得到有效遏制的連续区域。由定义可知,生态脆弱区(带)大多是一些交界地带,如城乡交接带、干湿交替带、水陆交界带、山地平原过渡带、农牧交错带、森林边缘带、沙漠边缘带、地形梯度联结带、板块接触带等。这些过渡地带受外界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生态环境脆弱区(带)的形成和演变有其内在的物质基础,这种内在的组成决定了生态环境脆弱的特性,人类活动从外部加速了脆弱过程的发展。因此,生态脆弱区(带)的成因可从内在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状况、地表土壤、植被类型等自然原因和外部的人类对资源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垦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不合理灌溉、工农业污染等人为因素进行分析。
生态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的持续发展应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这类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弱化或丧失,进而影响到本区域乃至关联区域的人类生存条件。不同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不同的治理措施。
二、设计思路
我国生态脆弱带分布广泛,如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带、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带、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带、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带等,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这些区域如何实现人地的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内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生态脆弱带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地理条件比较特殊,且相对脆弱,展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范围界定示意图,发现生态脆弱带一般分布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动物物种少的不同生态系统的过渡带,这些区域也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分布的地区。展示这些区域后引导学生分析生态脆弱带的地理环境条件,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大方面来了解其成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对环境的影响角度感受其在表现方式上的相对性和动态性,从空间分布上观察其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分布。
通过区域的案例探究,积极引导学生归纳生态脆弱区(带)普遍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并以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为例加以具体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区侧重落实人地关系协调性原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侧重探究地区相关资源利用;西南喀斯特地区侧重地区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因地制宜提出可行性措施,如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宣传措施等,最后以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带作为学生课后应用的案例。
三、教学过程(表1)
单元第一课时主要辨识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分布,探讨各自代表区域的成因,落实地理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第二课时在归纳成因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认识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性。第三课时对不同区域表现的同一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对比,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最后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为例落实地理实践力。
四、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理念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方式的理念。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同一主题下的三个不同案例,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更全面系统动态地理解地理环境综合体以及如何处理好人地协调的关系。但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如何能契合单元主题下的案例,案例与案例之间侧重点如何更好地相互补充,课时与课时之间怎样建立良好的衔接等,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哈斯巴坦,王世文.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09):23.
[2] 李爱贞.生态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03):31.
[3] 欧阳志云,郑华.生态安全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4]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 刘军会,邹长新,高吉喜,等.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范围界定[J].生物多样性,2015,23(06):725-7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99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