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体化、多元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绚烂的一笔。在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古诗词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古诗词教学研究也成了许多老师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立体化;多元化;诗词教学
  最近,我执教了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这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着意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远山青翠,白鹭高飞,桃花流水。全诗色彩明丽,画面清新,意境优美而生动活泼。
  全诗动静结合,用词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景和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在备课阶段,我就在思考:古诗词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样的程度?学生在古诗词课上要学到什么?古诗词对学生来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因为有思考,所以就想要创新,想要上出不一样的、有点新东西的课来。
  于是,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理解词意,体会情感;想象画面,描述画面;感情朗读并背诵。在磨课过程中,与进修学校教研专家、本校教研员一起探讨,一起修正、完善整个教学流程;最后,在“送培送教”活动中,呈现了这节课,并与听课老师就课堂教学理念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互动交流。
  课后,我对此次教学进行整理和反思时发现,我在不知不觉间体现了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立体化,多元化。也就是,在教学中,不仅仅教学生“这首词”,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让他们有积累,有收获,让他们爱上古诗词,愿意主动地去感受古诗词的无穷魅力。现在,我就结合这节课,谈一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体现立体化和多元化。
  一、 打破传统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不敢抛开诗词中的一字一词一句,生怕漏掉了什么。
  于是,讲课时面面俱到,一篇诗词往往被分析得“五彩缤纷”!这不但曲解了教学的本质,更是误导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渔歌子》这堂课的设计,我打破了老师印象中的古诗词教学模式,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从聊一聊春天引入课题;接着引导学生把词读准确,读流利;然后引导想象,读出词中画与人;由读到写,感知词意;最后,延伸拓展古诗中的“垂钓”。
  在这几个板块中,“想象,读出词中画与人”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我着力引导的部分。因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把整首词当作一个整体抛给学生,让他们从整体上去想象词描写的画面,想象词的意境,不让他们逐字逐句地去理解,不给他们一直以来认为是“最规范”的诗句意思。
  这一环节,我抛给学生的问题是“在老师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个预设的目的是想引导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等方面去想象诗词背后的画面。这一环节的交流互动十分到位,使这首词顿时丰富饱满起来,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诗词更加立体化,同时为后面的描述画面打下很好的铺垫。
  之后,在引导感悟词中人、链接张志和生平和另两首《渔歌子》后,我带着学生吟唱了《渔歌子》。这样,课堂上不仅有朗朗的读书声,还有了动听的歌声。孩子们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吟唱诗歌,所以,他们的眼睛发亮,笑意荡漾在嘴角,全班都沉醉在《渔歌子》的优美旋律中,沉浸在《渔歌子》描绘的优美意境里。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吟唱着,感受着,不知不觉间就在头脑中印下了这首词。这一环节的设计,使整堂课增色不少,是这节课的一大创新点,让诗词立体生动起来,同时也体现了“愉快阅读、体验阅读”这一理念。
  二、 丰富语言的积累
  优美生动的语言就像动听悦耳的音乐,使我们的身心愉快舒服;优美生动的语言就像绚丽多彩的鲜花,让我们的生活趣味盎然;优美生动的语言又像绵柔甘甜的春雨,让我们的思维敏感细腻。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总在不断地鼓励、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并不断地提醒他们在日常的交流与书面表达中大胆地去运用。可事实却是,学生总是在运用语言方面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我想,是孩子的积累流于表面,并未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由此,我想到了“语感”。试问,在引导孩子阅读、背诵、摘抄的同时,我们是否关注了学生的语感的养成?还有,在我们引导孩子大量阅读各种课外书籍的同时,我们并不知道,孩子阅读时是否静下心来,是否潜心到文本中去,还是像周烨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篇文章里写的那样:“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关注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
  因此,我认为,在引导孩子积累这一方面,老师除了引导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外,更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总的说来,我们要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积累语言,“积累”语感,还要让孩子“积累”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对语言多点敏感度,化“被动积累”为“主动积累”。
  在《渔歌子》这节课上,我有意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课一开始,我引导他们说说“什么样的春天”,让学生说很多描写春天的词语;然后我出示有关春天的诗句让学生朗读,无形中带着他们重温了诗词中的春天;在课中,我链接了张志和的另外两首《渔歌子》,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课的结尾,我引出了几首有关钓鱼的诗句让学生朗读,让他们发现,到处都有优美的诗词在熠熠生辉。
  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借由本节课的“这首词”为一个点,引出“相关的诗词”这一条线,进而在学生的面前打开一个“古典诗词”的面,呈现诗词的立体化和多元化,丰富他们的见识,激发、引导他们主动去学习,去积累语言。
  三、 语文思维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注》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可是,我发现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对堆挤在脑子里的知识,不会灵活地借助思维能力进行创造性地重组和运用,只是停留于一种经验型、模仿型的水平,所以常常表现出思维不活跃,观察不细致,分析能力差的状态。他们习惯了“老师说,我听;老师写,我记”的學习方式。这真的很可怕。
  在《渔歌子》这堂课上,我避开给孩子直接的诗词解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自主发言,学会学习和表达。我让孩子们说说他们读了诗词后,会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其实这既考查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考查了他们的语言积累水平,更是考查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借由诗词文字展开想象,形成画面感;再在头脑中迅速提取相关语言积累,进行语言的重组,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用贴切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训练的过程。
  我私下以为,真正成功的语文教育,应该要有这样的效果:看到太阳升起,不仅仅是想到天亮了,还应该会想到光辉灿烂,想到朝气蓬勃;看到“秋天”一词,不仅仅是想到这是一个季节,还应该会想到收获,想到硕果累累,想到春华秋实,想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大地”一词,不仅仅是想到土壤,还应该会想到母亲,想到宽厚,想到包容……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太过瞎掰:语文哪来这么多事呀?但是细想,语文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如果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能够拥有这份对语言的敏锐性,那我们真的是成功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的,每一堂课,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独特的历练。老师从备课到上课,要考虑学科特色、教材课型、学段重难点、单元、课时目标等,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称得上是“全方位”用功。而学生,则在老师的引领下,经历了一次或轻松或沉重或美妙或惊奇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他们跨越时间和空间,在文字的意境中自由驰骋!
  作者简介:戴丹梅,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巷口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4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