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科素养的培养成了教学的新指向标。本文以《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课的设计为例,强调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也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层次;推理教学;设置情境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本文以《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课的设计为例,注重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兼顾到分层教学的实施,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 时空观念导入,构建重要知识体系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学生将历史事件、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下进行分析和判断。依据学情、课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渗透时空观。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时空观设计,笔者采用数轴的方法,主要将数轴分为“苏俄(联)的革命与建设”和“国际秩序”两条大线索,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在1917年这个时间节点标注了苏俄的革命事件——十月革命,1936年这个节点标注了斯大林模式,中间1921年的节点作为填空题让班级的优生来回答,最终优生填出了“新经济政策”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而1914-1918年是“世界秩序”中的一件重要的大事,本题的设计主要面向的是中等生和差生,时间长,并且是前面一单元学习的内容,学生很快回答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数轴的1929这个时间节点,学生因为还没学习,很多人是回答不来的,由此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二、 历史解释与推理教学结合,全面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历史解释,指的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首先,教师利用经济大危机的经典视频,先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影响,同时让学生通过视频找到与经济大危机有关的历史要素:时间、地点、表现、特点,前两个历史要素相对简单,由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回答,“表現”由优生回答,教师做相应的补充。总结“特点”的时候教会学生利用已经获得的信息进一步归纳。最后教师利用每课一得,展示经济危机的概念,完成历史名词解释。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涉及了经济学原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比较难理解,笔者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作为一个探究的题目,主要也是针对优生设计,通过增加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两则史料形成强烈的对比冲突,让学生归纳两则史料反映了怎样的信息,然后推理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矛盾。最后,教师通过补充的史料与学生一起归纳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并过渡到下一目。
本环节打破了教材的顺序,先展示现象再归纳原因,其设计意图,第一是让中等以下的学生掌握历史要素,第二是让优生学会推理原因,训练优生的历史思维,第三是为下一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做铺垫。
三、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这一目,涉及很多关键性概念的解释,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我主要通过设置情境,角色扮演来让学生理解新政的内容。分为四组,分别是金融代表,企业家代表,农民代表,失业者、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由各组派代表阐述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希望政府采取什么措施,学生通过融入情境,对罗斯福新政内容有更好的理解。通过这组情境教学的设置,中等以下的学生也很好地融入了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更深切感受到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作用和巧妙之处。
本目采用的情境教学方法来进行历史解释,避免了枯燥无味的简单解释,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 史料实证素养渗透,总结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史料实证指的是通过严格的辨析验证获得可信的史料,并据此达到重现真实历史的方法和态度。评价罗斯福新政这一目,我主要给学生提供了图表和文字史料,图表来自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下降示意图及生产恢复柱状图,史料来自罗斯福本人说过的一段话和凯恩斯给罗斯福写的一封信里面的内容,这些史料是教师经过筛选并最终呈现给学生的史料,其意图一方面教会学生辨别史料,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最终学生一一归纳史料的信息,并得出罗斯福新政存在着积极作用和局限的结论,最终让优生总结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再次渗透了唯物史观。
五、 家国情怀,升华主题
家国情怀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本课的家国情怀的升华部分,教师始终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从经济危机的影响开始,让学生感受到罗斯福面临的巨大困难,讲到实施新政的时候,教师又补充了罗斯福的个人经历,特别是39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罗斯福又是如何克服困难,勇敢地“站起来”并最终获得总统大选的胜利。学生学会了面对困难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人生态度。最后教师又把中外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对比,学生得出启示。该问题的设置主要针对优生,也是作为思维拓展和训练的部分。这样,本课的主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最终得到了升华。
总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而学科素养的培养又要求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处理好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星星.教学优化策略:历史人物故事与学生时空观念——以北师大版“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1).
[2]马维林.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阐释[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5).
[3]陈振华.例谈“故事情境”在历史概念教学中的利用方法[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2).
[4]倪蓓蓓.如何提升学生史料辨析处理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一课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3).
作者简介:
李雪婷,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池店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9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