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历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立世都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同时也体现在人类可以从历史中实现自我定位,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来说,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思维,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将分析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价值,并针对当前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也有了全新的标准。核心素养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才技能高低的主要维度。核心素养的出现,也推动了国内教学改革的落实。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关于到学生的高考升学,同时也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但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局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客观知识,忽视了对学生主观核心素养的开发和培养。这就造成学生不仅无法活学活用各种历史知识,同时也无法让历史发挥自身对学生情操陶冶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客观教学现状展开研究的。本文将首先分析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探究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而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文化基础的同时,也要掌握自主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参与的精神。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高中历史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关于这一点,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历史客观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洞察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客观历史的发展现状。
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高中历史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包括课前的预习、课中的积极发言以及课后的自主复习;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思索,去从复杂的历史之中抽绎其客观规律,并且对历史有勇敢的批判精神。
最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高中历史要求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活学活用到现实。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同时也能够给未来指引方向。核心素养中对于学生加强社会参与的要求,就高中历史而言,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用历史之中的事件和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来解释当前的重大事件。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历史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他们参与社会、塑造自己积极的人生价值观,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当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不足表现
尽管,在高中历史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诸多方面的价值,但是当前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第一,单纯注重客观知识灌输,忽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而来的,但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片面地强调学生对各个重大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从复杂纷繁的历史事件中抽绎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比如:在当前的高一历史必修1课本中,前两个单元分别涉及中国的古代政治制度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忆课本上的知识,却不善于启发他们对两者进行对比,以及分析造成两者之间明显差异的具体原因。
第二,不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探索精神受到一定限制。历史虽然是一种过去的知识,但是很多历史如果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历史结果。比如:在当前的高一历史必修1课本中有很多英国近代历史的专题知识,但英国的这段历史即使在目前也有很多定义。很多教师把历史的自主学习单纯地理解为自主预习,却不善于引导学生加强多元化的阅读以提升自己多角度理解历史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无法实现跨越式地发展。
第三,不善理论结合当前现实,造成学生无法实现知识迁移。之所以说历史可以使人明智,是因为历史对于眼前的现实都有一定的可资借鉴之处。高中历史课本虽然讲的都是过去人类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但对于现实也具备很强的实践参考价值。比如:在高二历史必修3中,就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这一专题知识,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科技是如何推动社会变革的,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是有着较大的现实启示意义的。但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单纯地局限于课本知识之中,却忽视了与现实的联系,从而造成学生的历史知识无法实现有效地迁移。
三、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针对当前在高中历史中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诸多不足,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升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当前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认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客观知识结合主观思考,提升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该强调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归纳总结能力。且再以高二历史必修3的课本为例进行分析:在这一册课本之中涉及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而这一段课程看似是断断续续的,但是却有一种历史必然性蕴含其中。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程的过程之中,不应该仅仅是走马观花地让学生来了解各个彼此孤立的事件,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能够对不同的时间进行整理,分析它們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性原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在学习其他历史知识的时候,有自己的方法经验。
第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历史是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加以阐释的,而要想让学生能够有独立自主的历史学习能力,就应打破学生对课本单纯依赖的情况,要给学生推荐更多的相关阅读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比如:在高二历史必修3的课本中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专题知识,课本上往往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串联,学生无法真正地感受到西方的人文精神。此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以及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作品,来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刻的认识。此外,通过这种形式,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更为多元地理解历史,从而逐渐树立起更为积极健康和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
第三,积极结合当前现实,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高中历史在开始教学时,一定要扩展自己的教学视野,避免单纯地钻在故事堆里讲述历史事件,还需要结合当前的现实。比如:在高一历史必修2中,涉及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专题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回顾了二战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前的美国孤立主义倾向以及英国脱欧的现实,让学生来分析这些眼前重大事件的历史根源以及这些情况所可能引发的后果。同样是在必修2之中,还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专题知识,这一类知识主要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过程。在介绍这些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为我国进一步的自强崛起建言献策。通过这种历史知识结合实际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历史知识的迁移。
结语
历史是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往往教学形式僵化,教学内容单调枯燥。这无疑不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分析了高中学生所应掌握的历史核心素养,同时探究了当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不足,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微观史学应用——基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26-27+14
[2]冯秀惠.核心素养下的历史价值观养成——以高中历史神权下的自我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24-25
[3]徐赐成.历史课程功能构成及其特征探讨——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讨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1):1-7
[4]张霞.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8(35):73-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8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