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在身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案例背景
“电的安全使用”是义务教育浙教版初中《科学》第四册第四章第七节的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对电路、电路计算及家庭电路等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如何安全用电以及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等有更深了解和认识,充分体现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气化知识的普及,使学生具备安全用电、安全生产等常识,规范学生的日常用电行为,提高学生在具体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实践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安全用电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科学意识。
二、实施过程
1.情境导入,兴趣点燃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越是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就越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当我们将知识内容在学生察觉不到的地方渗透时,学生的接受能力反而会加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视频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知识的渗透。
师(播放王嘉尔参与某娱乐节目,在节目中触电头发竖起来的视频,在头发竖起来时,视频中出现小科普常识并将画面定格):人站在均压器上,电流流经身体,在头发处聚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头发就会竖起来,形成怒发冲冠的效果。从视频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电流能够流经人的身体,这说明人的身体也是导体。
师:既然人的身体也是导体,人在用电时是否会发生危险呢?
生:会,用电不当,可能会触电、损坏电器,甚至会引发火灾等事故。
师(展示触电事故图片,激发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我们看到,在生活、工作中,不恰当的用电现象非常普遍,一旦发生意外,将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安全用电意识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是非常必要。
利用视频激起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的体验,在教师层层深入的引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用电是对自己、家人、工作、社会的负责,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自主探究,初识安全用电
自主学习是学生初步认识学习对象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学习对象形成初步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将学习对象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从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性知识。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手段。
师:不恰当用电时,极有可能引发触电事故,且当流经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值的时候,会对人体会造成伤害,接下来请看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和相应的人体反应表,仔细观察,你能从中发现什么信息?(展示图表)
生1:0.1~0.2毫安的电量对人体没有害处,医院用以电疗;
生2:1毫安有麻的感觉,但无危险;
生3:10毫安就有触电的感觉了,但不触及生命安全;
生4:30毫安就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了;
生5:100毫安能够造成段时间内心跳停止。
生6:从中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应该是在24伏甚至是12伏以下。总之,超过安全范围内的电流,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
3.合作提升,把握安全常识
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具体的合作实践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师:安全用电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必要,接下来请我们的实力派演员展示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用电现象,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竞猜,答出最多者为胜出组。(请学生演示)
A组:湿手摸插座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B组: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容易发生危险事故。
C组:家用插座浸水,很容易发生危险。
D组: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没有接地容易发生危险。
E组: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
F组:用电线晒衣服的行为也无疑是危险的。
G组:线路老化仍然继续使用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
安全大于天,电本身就是一种危险与利益并存的事物,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用电安全。当我们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也可用干燥的木棍(或绝缘体)挑开与触电者接触的电源线;必要时可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三、案例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在具体学习实践中的主体性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在学生的高效参与实践中,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安全用电知识,了解在生活中的安全用电范围,使学生自觉地树立起了安全用电的意识。
触电急救知识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的有效运用,新课标主张在教学内容方面致力于学生的发展,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力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与有效的触电急救知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2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