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通过再创造学习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让广大学习者真正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即当他们需要某一数学教学工具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如何掌握这种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学习数学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的知识强化过程,通过数学的知识将已有的观念与理念进一步完善,学习者自主发现与创造所需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活动的指路人,教师需要针对学习者的需求为其提供科学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树立一种创造、发现数学的良好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再创造;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从长远目标来看,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让学生将数学结果与学习技巧牢记于心(这些将随时间推移而被淡忘),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即当他们需要某一数学工具时,知道如何去发现并真正领会教学工具应当如何使用。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学习数学正确的方法?对于学习活动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的知识强化过程,通过数学的知识将已有的观念与理念进一步完善,学习者自主发现与创造所需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活动的指路人,并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也不是死知识。因此,再创造是新课改理念所提倡的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和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生物学中“个体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针对具体情况重演群体的发展过程”这一原理,合理地应用于数学学习上能展现出“数学发展的历程也应在个人身上重演”,这才符合人的基本认识规律。这也说明,再创造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诚然,数学在这个重演的过程中经历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像这样的历程不必让它在学生身上重演。教师应善于创设有利条件,并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正确地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再创造。数学教材具有缜密的系统结构和精炼的内容,但由于本论文篇幅的限制,只提供了一些具体代表性的感性材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需求选取一定数量的模型、实验、事物等材料,再辅以教师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及精妙的设疑置悬,以激励学生再创造。
例如,“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对小学生来说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教师演示往两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中注入同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物体,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放入物体后水位升高了”,而且“水位上升高度不一样”,从而得出“物体占据一定空间”“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的结论。这样,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理解体积的含义,又对不规则物体体积求法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再比如,“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像“2、5的倍数的特征”那样,根据末位数字来判断,而要以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来判断。这里为了让学生弄清为什么要去求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教学中可以在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以后,将12、15、18、21、24、27的个位和十位数字分别交换,让学生判断组成的新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再引导观察这些感知材料,并启发:(1)这几组数(12、21;15、51;18、81;24、42;27、72)有什么特别?(排列不同,数字不变)(2)由排列不同,数字不变所组成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不变)。(3)这些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具有什么特点?(是3的倍数)。然后让每位学生自己举出一个3的十几倍或二十几倍的数,综合性地分析该数各数位中数字的和是否3的倍数,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将教材中的结论细心加工,科学组织,创设出生动有利的条件,就能让学生和数学家拥有同样的权利,通过再创造来学习数学。
学习数学是个体的一种活动形式,正如游泳运动一样,游泳的过程中需要学会游泳各个阶段的动作与技巧,需要在创造数学中不断地学会真正地学习数学。学生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够获取到具有价值性的知识并灵活地应用。因此,再创造又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将已学到的东西充分应用到新情境中去,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广泛的思维发展空间。如,因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知道分别从它们的边和角来研究其特征,又具备平行线的知识;以此為基础,让学生创造平行四边形定义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引导分组实验:利用直尺、量角器对这些四边形的边和角进行研究,看它们有什么特征。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操作,能够明确这些四边形的重要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接着教师对学习者进行启发,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进一步巩固,判断:(1)只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2)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通过这些过程,学生学会对这种数学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定义,并不是将定义灌输给学生,避免了一味死记定义,导致只知道定义所述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不清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和“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也都是平行四边形。同时,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为研究梯形打下了基础。这种再创造还让学生体验到:如果当时的人们具备了我们现在有的知识,他们是怎样把知识创造出来的。
基于上述综合性的分析可知,再创造与学生认识规律和掌握学习规律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相符的。教师需要意识到学习过程涉及直接创造的侧面,从学习者的视角进行分析,是主观意义上的创造与活动形式。学生利用再创造的方式获得专业知识的与能力要比被动获得理解得更好,也更容易保持。另一点必须认清的是,学生通过结合自身需求综合性探究数学问题。学生要从错误中不断地学习与总结,学习数学也是不断摸索、分析与改进的综合过程。需要针对学习者的需求为其提供这种合理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出误,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树立一种创造、发现数学的良好精神。
参考文献:
[1]丁杨华.小学数学“再创造课堂”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9):62-65.
[2]王铮.再创造教学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会科学II辑,2011(S1).
[3]孙惠蓉.“再创造”教学“三要”[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4(4):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