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表明了教育目标在学科研究、知识技能研究的基础上,向整体关注人、培育人转变,更加强调人的综合素质、核心能力的发展。这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文在理清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创设音乐教学情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以及通过唱游教学这三种途径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体验,帮助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音乐课堂;核心素养;实施策略;学生主体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即在学科研究、知识技能研究的基础上,向整体关注人、培育人转变,更加强调人的综合素质、核心能力的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需要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而音乐课程作为人文学科领域的重要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探究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必须明确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能力发展为基础来构建教育形式,改变教师上课理念,改进教学实施策略,使课堂教学焕发新的价值与意义。
  一、核心素养和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而其中审美情趣这一基本要点的阐释为: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二、音乐课堂培养核心素养面临的挑战
  音乐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有非语义性。它不同于绘画、造型、雕塑那样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作为基本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联想和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在音乐审美中,这种想象与思索是最大限度和多向辐射的,因而具有模糊的非语义性特征。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首次提出了“音乐印象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的音乐本质属性,因此,音乐所具备的这种不形象使学生很难理解。笔者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看到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课。如果这样,在音乐课程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就无从谈起。
  三、音乐课堂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策略
  通过音乐课堂的教学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要尊重音乐基础教育感性在前理性在后的客观事实,将情感、形象、感受作为艺术教育的内涵特征来看,打破学生正襟危坐听音乐、看教师表演、看屏幕画面的传统的“听课式”模式,使之转变为学生参与、体验式的课堂形式,使学生身体、心灵在音乐所有相关要素的作用下,感受、表现、表达出来,使音乐课教学成为综合艺术的音乐教学体验实践活动,师共同合作完成体验、创作、表现音乐作品的教学形式。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归纳总结出在小学音乐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设和谐、融洽、愉悦的音乐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感受音乐之美,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核心素养。
  (一)巧妙创设音乐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入境生情
  音乐是一种有组织的声音,由诸多元素组成,包括音调、节奏、节拍、音色、旋律、响度、混响以及轮廓和空间位置等。这些元素往往不是单独表现,而是以融合形式表现出来。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际。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既是一个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音乐审美态度构建的过程,这离不开真实的教学情境。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体验真实的情景、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规范有效的音乐训练以及合理的教学流程,获得丰富的音乐体验。因此真实、生动的音乐教学情境,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构泥于形式与效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出发,选择了符合低段学生身心特点的方法和策略,灵活创造性地进行创作实践,并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思维,发挥学习主动性,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这个过程中,學生理解了音乐,艺术火花被点燃,掌握了音乐学习方法,提高了音乐能力,获取了音乐情感,音乐素养得到全面积淀。
  (二)积极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实践悟情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的“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实践创新”这个基本要素阐释为: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音乐素养是音乐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等内容的综合反映。核心素养本质上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亲身实践、体验、联想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认知音乐。这种突出实践的教学,具有自主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的音乐探究、知识掌握、音乐审美具有很好的作用。音乐素养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直接体验和积极参与来获得的。因此,加强音乐课程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点。
  回顾走过的教学历程,笔者认识到,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能力发展为基础来构建小学音乐课堂,不仅能入情入景地寻觅最佳的情绪状态,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和享受音乐赋予的乐趣,而且能够切实激发孩子浓浓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落实生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娟.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5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