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创业现状与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艺术类研究生与工科类研究生创业现状的对比,分析高校工科类研究生创业教育现状,针对目前工科类研究生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学校重视、加大投入、增加师资、校企合作、个体培养等解决方案,倡导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打造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教育环境,推动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 创业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6-0172-03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越来越大,研究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2018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约为57万人。自2017年始,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纳入国家统招计划,从2018年的招生计划来看,到2021年全国各类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预计将达到78万人。如此庞大的硕士毕业生群体为我国各行各业充实了大批高水平人才,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矛盾。虽然近几年各高校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大部分都在90%以上,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明显逐年下降,相当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结果达不到预期值,导致就业违约率高涨。
  国家提出“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潮,这为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开辟出一条新的方向。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按专业划分共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个门类,从事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共有800多个。为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近几年各培养机构特别是高校在研究生创业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离形成成熟的培养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13个门类中,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所占比重最大,如何做好该类学生的创业教育,形成成熟的培养模式和机制,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创业创新的良好品质及适应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根据对不同类别的硕士研究生在创业、就业方面的比较,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因其自身专业特点等因素在创业就业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别的硕士研究生,为借鉴其经验,笔者从艺术、工科两类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现状的对比入手,以期找出解决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问题的相关对策,促进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成熟培养模式的形成,进一步提高该类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
  一、工科类研究生与艺术类研究生创业现状调查
  通过对部分艺术类高校和工科高校的走访调研及针对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对两类学生的创业现状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创业意愿度调查
  意愿是行为的原动力,学生有创业意愿的驱使才会有创业行动的实施,才会用心参与创业教育的培训。通过调研我们掌握的两类学生的创业意愿度如下: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意愿度为92.5%,其中“研究生在读阶段尝试创业”的占73.1%,“毕业后再直接创业”的占8.6%,“条件成熟时再创业”的占10.8%。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意愿度为43.3%,其中“研究生在读阶段尝试创业”的占5.2%,“毕业后再直接创业”的占3.3%,“条件成熟时再创业”的占34.8%。
  从调研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对工科类硕士毕业生的需求量仍然很大。近年来,工科类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质量上虽有所下降,但基本上还是能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所以大多数工科类硕士研究生选择到企业、事业单位就业而非自主创业。艺术类硕士毕业生在这一方面明显不具备工科学生的优势,相对于工科类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要进入较好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队伍则比较困难,机会很少。在这种形势下,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意愿度就大大高于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并且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在读期间开始创业尝试,而绝大多数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则更倾向于到行政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从而规避就业风险,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基本倾向于毕业后条件成熟时再创业。
  从学生个性特质方面来分析,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质让他们更倾向于自主创业,而工科类学生更倾向于企、事业单位的固定工作。
  (二)创业现状调查
  通过调查,在校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参与创业尝试的约占78.4%,毕业三年内参与不同形式创业或自由职业的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占48.6%。在校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参与创业尝试的约占3.6%,毕业三年内参与不同形式创业或自由职业的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占8.2%。在创业现状上,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仍然高于工科类硕士研究生。且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创业的投入相对较小,经营比较灵活,其经营状况普遍好于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相对来说,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業投入要比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投入大得多,其初期经营难度大,市场不容易打开,但一旦经营成熟,企业就容易做大做强,也容易获得较高的经营利润。
  造成以上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艺术类学生的创业社会需求面要比工科类大得多,艺术类学生很容易从教育培训、装潢设计等社会行业找到巨大的需求与商机,而工科类学生需要面向与专业相关的单位或企业寻找创业机会,需求面较窄。
  二、两类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现状
  (一)艺术类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例)
  位于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是2017年唯一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的美术类院校,在艺术类高校的创业教育中比较具有代表性。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该校在创业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值得借鉴的卓有成效的举措。1.实施“课程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将社会机构和企业的研发、生产项目引入教学,将项目分解到相应的课程和不同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打造自主性、研究性的专才培养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联合教学。组建“拔尖人才实验班”,邀请美、英、俄等国的艺术家来校开设工作坊,组织研究性专题课程、讲座交流,邀请国内知名艺术家、设计师来实验班开展联合教学,组织学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题考察、展览参观,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3.实施特色培养工作室计划。以导师为核心,突出学生个性化特色发展,打破传统的教育培养与评价方式,为特色人才铺就“不拘一格”的成长道路。4.实施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对毕业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进行持续帮扶,并将视野从国内拓展到国际范围。该计划为每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和创业提供人均30平方米的创作工作室、每年提供12000元创作创业资金,由学校专业导师继续进行指导和帮扶。5.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助推创新转化、培育孵化和商业转化。建立微企孵化园,先后兴办了微型企业160多家,每年孵化创业团队70余个,参与创业学生达1500余人,孵化团队成功率达70%以上,注册微型企业存活率达85%以上,微企园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   从调研的综合情况来看,艺术类高校近年来在研究生创业教育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重视研究生就业,积极启动了创业教育;2.为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学校构建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业平台,给学生创业提供了实训基地,并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3.在一定领域尝试开展课程教学与创业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工科類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以重庆大学为例)
  重庆大学是一所工科特色非常突出的重点高校,也是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类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50强的高校之一。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重庆大学在创业教育建设成果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小组,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和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协调机制,推行弹性学制、休学创业政策等。2.完善教学体系。结合“卓越计划”,推进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系统普及创新创业知识。3.搭建实践平台。加强教学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把研究生科研项目与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将实验教学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培养环节。采取措施促进创业成果、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加快技术企业的孵化与培育。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与艺术类高校相比,工科类高校在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上相对滞后,效果也不如艺术类高校明显,且在发展中明显呈现出以下问题。1.各高校虽然都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并努力构建相应的机制,但是离形成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各高校虽然努力投入资金建设相应的创业平台、基地,但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资金投入均远远达不到目前创业教育的需求。3.创业教育师资特别是专职师资匮乏,有时创业教育课程仅流于形式。4.课程教学和创业教育基本分离,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改革。
  三、工科类研究生创业教育对策
  理想的创业教育是什么?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建立健全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个要求可以作为以上问题的答案[1]。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教育现状与国家的要求脱节严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够清晰、统一,重视程度也不够,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就业形势下研究生对创业的需求。如何做好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并逐渐形成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开拓研究生的就业新渠道,从而推动全国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工科类高校必须思考并解决的紧迫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一)学校高度重视,建立长远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并要求高等学校主动作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就要求各工科高校切实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要研究透国家的相关政策,成立学校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校研究生创业教育长期发展规划,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校内、校外资源,稳步快速推进研究生创业教育发展,通过三方合力,共同打造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三方共建”的研究生创业教育体系[2]。通过短期、中期、长期不同阶段的建设和积累,逐渐形成成熟、完备的研究生创业教育体系。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创业教育平台建设
  学校要在创业教育平台建设上保证资金投入,结合研究生创业特点,在学校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上拓展适合研究生创业的项目平台,“建立创业加油站,打造研究生创业的练兵场”[3]。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引进校外企业在学校创业基地上的投入,并把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及平台等融合起来,创立合作共享、交叉培养的机制。或者采取联合培养等模式,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创业相关的培养。要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整合资源,强化自身优势和特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之路[4]。有了充实广阔的创业培养基地和平台,才能培育出有创业实践能力和水平的硕士研究生。
  (三)拓展创业教育师资渠道,多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现在大多数学校把创业教育归口于学校团委或学生部门,其师资多数来源于学生管理部门、就业创业中心、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师资来源虽广,但基本限于校内,且基本上为兼职教师,鲜有专职创业教育师资。而理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除在本校现有师资中遴选外,还应从企业、社会中邀请大量的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 “现身说法”,或者是邀请本校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生进校来分享创业中的经验或教训,还要及时邀请政策、法制专家到校解读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制精神。应引进、培养和储备专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丰富充实了,创业教育的课堂才能丰富多彩,学生才能乐学致用。
  除开展日常的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外,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性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举办校内各类专题竞赛,通过比赛锻炼、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应办好各类学生社团,举办好有关创新创业的各类讲座、论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倡导技术与商机相结合,避免功利的创业教育倾向
  虽说创业必须重商机,但工科类硕士研究生是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其本身的技术优势是其创业的先天根基。在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必须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市场商机走技术创业路线,要以对技术的钻研和应用为基础,创造出以先进技术和发明专利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切忌纯粹的功利主义创业教育。
  (五)注重风险意识和挫折意识的培养,开设必要的心理疏导课程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外,还应让学生对创业的长期性和艰苦性有充分深刻的认识,要让学生具备创业应有的坚韧和毅力。此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成长必然伴随着失败和挫折,所以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挫折意识的培养,并开设必要的心理疏导课程,培养他们面对风险和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创业道路中走得更稳健。
  (六)注重创业教育中的个体教育,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研究生的创业都是个性化的,高校除了从面上开展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讲座外,还应对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建立个性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教师或企业人士全程关注指导,并对这些“个案”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定期研讨,形成解决方案,及时反馈。通过长期的案例积累,逐渐形成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学校还要“重点扶持一批优秀学生和项目”“选择一批特色鲜明、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作为重点扶持对象”,进一步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5]。
  四、结语
  目前工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创业教育需要大力发展,相关学校必须积极主导,大力投入,并积极寻求政府在政策法规、市场环境、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的支持与关注[6],与社会一起,共同营造工科硕士研究生创业良好环境,形成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打造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适应国家发展形势,拓宽就业渠道,为新时代国家建设培育出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庆环. 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教育[N]. 光明日报,2017-08-12(07).
  [2] 王凤奇.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高校、社会、政府“三位一体三方共建”的视角[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7(3):67-69.
  [3] 侯士兵,冯霞,玄雪梅. 双创视角下优化研究生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创业教育的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2):27-31.
  [4] 徐婷,王晖,徐书怡.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高等教育,2017(11):65-66.
  [5] 黄忠昭,白杨.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与创业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6(7):74-76.
  [6] 张绍丽,郑晓齐,丛梅. 研究生创业教育主体性缺失及重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12):58-63.
  [责任编辑:陈 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90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