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文论述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的相关建议,借助笔者的经验,分别从开题课、指导课与成果汇报课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有“个性”了,相较于传统教学,学生可以尽情地发言、尽情地提问,还可以自主选择主题来研究。当然,这对老师也是一项挑战,这门动态的开放的课程和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下面我就借《神秘的磁悬浮》这一课题来谈谈課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开展。
一、课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开题课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开展不可过于随意,首先要符合生活实际,其次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两点是基本。开题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可以通过提示,甚至可以直接建议(只是建议不能直接替学生决定)。开题初期多是确定开放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主确立主题。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生活刺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带着“做问题”的理念开题,《神秘的磁悬浮》一课我是这样开题的:
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这些物体悬浮在空中,运用了什么原理?
师:说到磁悬浮,目前应用最大,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磁悬浮列车)哎,我们来看一段介绍!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对啊,它是怎么悬浮着跑起来的?我们忍不住提出这样的疑问。(板书)同学们想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
课始我利用悬浮的国际象棋、悬浮的盆栽、悬浮的杯子等生活中的一组组例子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用简单的材料(磁铁)让学生尝试模拟悬浮现象,让物体悬浮起来,鼓励他们积极交流,提出问题。由学生确定自己的子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提炼最有针对性的一到两个问题,这些工作对后期课题研究的开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指导课
过程指导课是指学生对活动内容、要求、方法、方案等基本明确后进入的活动实施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学生进行阶段性的研讨和交流,促进学生实践活动不断持续有效深入地开展。
(一)合理设计,巧做“甩手掌柜”,为学生多点准备
在《神秘的磁悬浮》这一课题中,若干小组想通过实验模拟悬浮现象,了解悬浮的原理。在过程指导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指导步骤:
单纯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模拟实验出悬浮现象,学生肯定无从下手,即使有一定的收效也是非常浅显的,很难保证能有学生保持兴趣钻研到底。所以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像打游戏闯关一样,闯过一关还有更难的一个关卡等着他们,哪怕没有成功,保证他们兴趣不减。
(二)允许失败,佯做“聋哑老师”,给学生多点时间
学生在活动一通过反复尝试和实验都失败了,允许失败,是综合实践课与其他课程不尽相同的地方。学生一次次不懈地尝试,问老师怎样才能成功,但是老师像是一位聋哑先生,没有看到他们一筹莫展的样子,嘴上只说再试试。终于有一个小组利用环形磁铁与一根小木棒实现了悬浮现象,还有小组用木板或手指给上面的磁铁一个支撑的点,也实现了悬浮现像。作为指导老师,我没有马上指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悬浮,学生的一切尝试与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耐心等待总会有学生来指出这个疑问,由此自然而然进入下一个研究方向。
(三)指导课要“审时度势”,不断调整研究方案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保持宽容、开放的态度,各个小组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尽相同、复杂多样的,有的可以讨论解决,有的需要教师适当地点拨。即将进入第三个活动阶段,我发现有的小组对活动二还意犹未尽,于是我鼓励他们继续寻找小车跑起来的方法,看他们有点无从下手,我试着问了两个问题:“怎样才能产生电磁场?”“那还可以怎样形成闭合的电流回路?”教师的预设在真实的课堂上不能一成不变,同时适当地点拨能解开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为下面的成果展示课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模式的成果展示课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上,成果不是所谓的“成功”,所有的收获,都可以是成果。能把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成果展示的宗旨。
(一)点石成金,有效的阶段汇报
只是光有活动的成果及体验还无法很好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达不到预期的交流效果。因此,老师应适时地教给学生汇报交流内容。以下是我在活动二与学生一起设计的相关的交流汇报表:
汇报交流的内容可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的结果,得到的结论;二是研究的方法;三是学生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四是困惑与不足;五是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收获与感悟等等。有效的汇报与交流能使课堂活动不断滚动,学生在欣赏别人,分享别人的活动成果的同时,同心协力讨论解决这困难方法,学生的研究呈螺旋上升。
(二)取舍有道,精练丰厚的成果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从磁悬浮的应用、声悬浮、磁浮列车的原理、磁浮汽车的发展与评价等等几个方面全面了解磁浮现象。可以说活动成果是丰富而厚重的,但要把这些成果全部展示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又是不可能的。
成果展示的指导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选择。①时间,一节课除去主持人的开场与总结,6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多少时间呢?②人选,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践活动,全部都要汇报吗?③内容,所有的成果都要展示吗? ④形式,汇报的形式是采访视频、播放图片、诗朗诵、手抄报还是其他? 通过筛选,学生在控制时间、合理选择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各个小组整合研究成果,让汇报课独具匠心,呈现出丰厚的内容与精练的形式。
【作者单位: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