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学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头脑,人人都有成为小小科学家的潜质。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与学习效率,生活化便是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生活化教学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为人类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认识和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对于我们来说,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小学正处于启蒙教育阶段,行为举止与思维方式被雕刻塑造,因此,做好小学科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向来并非天马行空的无稽之谈,它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熟透的苹果砸中了牛顿,其茅塞顿开后有了知名的万有引力;沸腾的开水掀开了壶盖,受到启发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科学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头脑,人人都有成为小小科学家的潜质。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与学习效率,生活化便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 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氛围沉闷,容易使人觉得疲乏、索然无味。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难以调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尽量选择有吸引力的主题,使学生做到“人人皆可言”。同时,应给予他们适当的讨论时间,活跃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其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并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能够学会深入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引用实际生活现象与案例,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对抽象的道理不易掌握。在引入现实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直观性的教学用具,使其获得生动的表象。例如,在教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大的收音机,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台,播放音乐的同时让他将手放在喇叭上,感受鼓膜的震动,询问其具体感受。再引导大家一起发出“啊”的声音,同时将手置于喉咙处,再次感受嗓子的震动,并与之前收音机的感觉相比较,寻找他们的共同点。慢慢发现,原来声音是震动产生的。这个时候,可以与大家一同回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学生争先恐后举例的过程中,抛出问题启发诱导学生,使其慢慢冷静,陷入沉思,并抓住关键机会,当其疑问重重时揭示声音由震动产生的原理。
  声音,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然而同学们过去没有专门研究过。这样的一种生活化的科学情境课,寓丰富的科学知识于各种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生活现象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唤起了他们的共鸣,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与情感上的体验。通过建立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抽象的书本知识也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仿佛伸出手就能“摸得着”了,也间接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蕴含的科学知识的意识。因为有了真切体验,学生学起来也更为得心应手,教学过程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课后探究活动生活化
  对于学生而言,學校和家是其最频繁出入的两个场所,而课堂时间颇为短暂,多数素材的获取则要依靠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在自身积累、感悟中培养能力。
  例如,在讲解“蚕”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课后亲自饲养一些蚕宝宝,认真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的规律特点。漫无目的亦是不可的,教师应适当提出几点观察要求。如,蚕外观形态是否一成不变,倘若发生了改变,具体经历几个阶段。再者,蚕的进食方式是什么样的,在不同时期食量是否一致。另外,观察蚕吐丝结茧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切完毕后,引导学生完成观察日记,并详细地记录实验过程与结论。类似的科学探究活动属于一个漫长的过程,若课上直接讲述每个阶段,必然无法面面俱到,且很多要点讲解也无法深入人心。通过利用课后时间,学生亲眼看见并参与到整个过程,而部分科学知识就隐含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过程实则是缓慢学习的过程,这让复杂的学习简单化。同时,有趣的过程还能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程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教师要勇于打破桎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因为课堂上施教者提供的材料类别屈指可数,且教师也不能时刻督促学生,生活素材需要学生倾注精力去获取。尽管学生家庭环境各异,生活经历也大相径庭,但是仍然可以在家里挖掘到一定的科学资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适时地进行角色职能转换,由传授变为启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善疑、善问、多思、深思的习惯,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时值初冬,难免就会有学生发问:为什么我的眼镜总是会雾茫茫一片,起小水珠?这个时候老师便可以引导他们再仔细留意生活中,是否其他场合也有类似的情况。慢慢地,学生就陆续惊奇地发现,晨起时窗户玻璃上也沾满晶莹剔透的水珠;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很快也出现小水珠;甚至妈妈烧菜的锅盖上面也冒出了神秘的小水珠;等等。当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异常热烈的时候,老师便可以再次启发他们,找出产生水珠的共同点。交流沉思后,也许就能得出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水珠的道理。此刻抓住机会,为其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学生必定能印象深刻,且理解起来也会容易很多。因为这是他们自主发现的问题,比起填鸭式直接灌输,效果自然不同。不仅有助于增强其科学学习兴趣与信心,也能够让其真正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三、 作业布置生活化(教师推动)
  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被推到了教育目的的前端。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而传统的以书写为主的作业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要课后作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作业生活化是必然趋势。富有乐趣的课后作业选择并非单一化。依据其应用层次,可划分为应用型作业与专题型作业。
  应用型作业,顾名思义,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科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学知识不仅局限于课堂,还要能渗透进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和小区,乃至整个社会,做到堂上堂下充分结合,使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化,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可以基于学生的自身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研究小组,去公共场所辨别五花八门的声音,尤其是对人体有害的噪声。调查结束后,可以安排小组交流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所学知识防治噪声。从产生途径出发,可以举止轻柔,言语温和,禁止大声喧哗;又或者考虑到噪声的传播,我们可以戴上耳塞,隔绝噪声。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践作业,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并充分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   专题型作业,除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外,更侧重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使其能够从系统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学习了水域污染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生活环境周围的水域特征,通过实地考察来认识家乡的自然水域的污染程度,调查相关污染源,并针对具体现象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或平时治理的建议。通过这样一个专题研究,不仅整合了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 实践应用生活化(学生主动)
  文人骚客挥毫泼墨,其灵感多源自自然、生活。我们学习科学亦无例外,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教材,科学知识往往不经意间就从你眼前溜过。而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运用,唯有如此,知识的魅力才会显露。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素养,主动地发掘、探索生活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巩固知识。
  应用所学知识能促进我们对习以为常的现象的理解。例如,人们常说的“冬不穿白,夏不穿黑。”因为白色反射而不吸收太阳光,黑色则相反。应用所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有效规避错误行为。例如,电闪雷鸣时站在树底下易被雷袭击;或是饮用汽水前,上下猛烈震荡,打开时会迸溅。懂得原理后,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杜绝类似错误。应用所学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难题。这样的场景也许你我都不陌生:烧开的水溢出水壶,煮熟的鸡蛋居然咧开了口,又或是寒冷的冬天,开水瓶的瓶塞总是蹦出来,等等。利用所习得的熱胀冷缩知识,以上问题均迎刃而解。在日常生活中,上述例子比比皆是,引导学生关注它们,能激发其探究欲望与好奇心,主动运用知识,进而掌握科学实践能力。
  五、 结论
  总之,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馈于生活。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去理解知识。还要充分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留意生活的意识、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让科学融入他们的生活,达到提升自我的目标。
  教学生活化是节节紧扣的锁链,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致使我们无法牢牢锁住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自始至终贯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生活化教学真正“神形兼备”。
  作者简介:
   赵静,江苏省泰兴市,江苏省泰兴市鼓楼小学教育集团鼓楼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2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