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统培育方式的不适应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媒介具有开放性、复杂性、易接触等特点,这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巨大挑战,传统培育方式难以适应这种挑战。本文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研究手段,揭示了新媒介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统培育方式不适应的特点和原因。
关键词:新媒介;核心价值观;培育;不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044-02
一、问题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介逐渐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新媒介的使用者当中,最大的群体是年轻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使用率尤其高。新媒介的使用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创新的途径,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新事物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在认识和接触新事物时不一定能做正确的筛选。新媒介的开放性、辐射性强,信息量大,而且良莠不齐,信息传播更快更广泛,老师不容易监控学生的行为,特别是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游览。这些不良信息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带来冲击,会使西方的不良价值观渗透到大学校园,新媒介环境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会形成冲击和挑战。本文就是探讨新媒介环境下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统培育方式存在着哪些不适应。
二、文献回顾
1.结合学生特点探索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戴红梅(2016)提出在新媒介的时代环境下,要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从认知、认同、行为不同阶段,发挥新媒介、传统媒介同频共振的作用,探索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2.从净化网络空间探讨核心价值观培育。胡纯华(2015)认为,网络是新媒介的载体,也是新媒介环境下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线,在新媒介环境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络德育渗透,净化网络空间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3.从微信角度探讨核心价值观培育。张名章、赵群(2016)提出,作为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个层级传播无缝贯通的“微”传播将大有作为。具体探讨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与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新媒介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策略与方法。
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提出了目前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不适应新媒介环境,总体上本研究是对目前研究成果的补充。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95%。问卷总共包括七个问题:学生使用新媒介方式情况,学生每天使用情况,学生使用新媒介主要目的,接触不良信息所占的比重,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接触的不良信息对价值观的影响,使用新媒介是否对学生造成价值观选择的困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2.深度访谈。第一次调查从2017年7月5日—7日,第二次調查从2017年8月10日—15日。研究方法主要是深度访谈,其中访谈对象有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分院副院长、学生处处长。调查从访谈内容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滚雪球的方式,直至信息饱和,然后通过不同受访对象观点的相互印证,获取真实信息。
四、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1)学生使用新媒介方式情况。学生使用微信的比例占到63%,使用微博的比例达到20%,使用传统网站的比例占到10%,使用贴吧的比例达到7%。微信使用占了绝大多数,这是高职大学生使用新媒介的重要特点。(2)学生每天使用情况。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新媒介3小时以上的占30%,2—3小时范围的占了29%,1—2小时的占23%,1小时以下占了18%,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新媒介的时间为2.06小时。从使用时间上看,高职大学生使用新媒介时间较长。(3)学生使用新媒介主要目的。学生使用新媒介来进行娱乐占了39%,刷朋友圈的占了23%,看新闻的占了19%,进行学习的占了19%。从使用目的来看,高职大学生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社交。(4)接触不良信息所占的比重。学生使用新媒介接触不良信息的比重为30%以上占了15%,比重为20%—30%占了15%,比重为10%—20%占了24%,比重10%以下的占了46%,高职大学生使用新媒介接触不良信息的比重平均约为15%。(5)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接触的不良信息对价值观的影响。学生认为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接触的不良信息对价值观的影响方面,认为影响大的占12%,认为影响较大占14%,认为影响一般的占37%,认为无影响的占37%。总体上讲,认为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接触的不良信息对价值观的影响占了63%。(6)使用新媒介是否对学生造成价值观选择的困惑。学生认为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接触的不良信息对价值观选择影响方面,认为影响大的占16%,认为影响较大占6%,认为影响一般的占43%,认为无影响的占35%。总体上讲,认为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接触的不良信息对价值观选择的影响占了65%。(7)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存在的问题方面,认为偏重说教的占了28%,认为形式单一的占了38%,认为内容陈旧的占了21%,认为没有结合新媒介的占了13%。形式单一是高职大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大的问题。
2.深度访谈结果。30%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老师或者领导认为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不能适应目前的新媒介环境,55%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老师或者领导认为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育方式后才能适应目前的新媒介环境,只有5%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老师或者领导认为目前的培育方式可以适应目前的环境。
五、结论
1.目前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不能适应新的媒介环境。高职大学生使用新媒介的时间长,几乎占用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接触的不良信息较多,而且这些信息已经对学生的价值观选择造成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培育方式主要以传统媒介为主,因此很难适应目前新的媒介环境。
2.传统培育方式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形式单一和偏重说教。经过调查,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不能适应的主要原因是培育方式单一以及以说教为主,很难以吸引高职院校大学生去学习。
3.传统培育方式经过提升后可以满足新媒介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只要传统培育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利用好新媒介的优势,采用开放式的形式进行培育,提升后是完全可以满足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戴红梅.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33):236-237.
[2]胡纯华.新媒介环境下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讨[J].学理论,2015,(28):190-192.
[3]张名章,赵群.新媒介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培育——基于人民网微信公众号的实证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91-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