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时代下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受重视程度低、硬件设施差、教材内容旧、实践锻炼少等问题,学校和教师要正确认识计算机课程教学困境,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准确把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培养目标,摒弃传统教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热爱,提升其素养和技能。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初中;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5-0036-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中小学阶段已成为一门必修学科,地位突出且重要。小学计算机课程主要带领学生入门,教授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至初中阶段,学生需学会一些必要的软件操作,拓展并提升对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初具基础编程等一技之长,并且要培养起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和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整体而言,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创新素质,是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初中计算机教育者的工作任务。
  一、信息化时代下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熟练使用计算机,是信息化时代优秀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相较以往,我国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已取得一定进步,然而纵观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问题仍不少,需引起各方重视,具体问题如下:
  1.学校重视程度低,独立课时少,硬件设施旧
  计算机在中学教学工作安排中只算一门副科,相较于语、数、英等主科,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低,从而使得计算机课程的独立课时少,往往一周只有一节课。在期中、期末等阶段,计算机课经常被语、数、英等主课占用。并且由于重视程度低,学校不愿在计算机硬件设施上投入太多,机房条件简陋,计算机数量少、年代久、质量差、更新速度慢,经常会出现几个学生共用一台机器学习的情况,根本无法达到一人一台机器的标准,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上课专注程度,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2.教材内容落后,实践操作锻炼少
  从课程教学内容角度看,目前初中计算机课程教材都是好几年前的版本,教材内容的编纂更新速度根本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需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内容落后、体系分散、知识点不全面的教材是不利于教师透彻理解教学任务的,只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吸收。此外,目前的教学依旧停留在“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模式,板书式的教学方法僵化单调,学生不愿听教师一味地讲解,而实际的上机操作锻炼机会又太少,学生根本无法将课堂所学灵活运用,进而导致学生逐步丧失对计算机的兴趣,理论和实践没有密切结合,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扎实掌握。
  3.传统应试观念强,学生及家长态度敷衍
  对于学生而言,任何一个阶段的学习都与其未来发展有密切联系。受传统科举制度影响,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导向在国内流行已久,学生和家长都认为,除了语数外等主要中高考课程之外,诸如美术、音乐、计算机、体育等学科的学习根本不重要,得过且过就可以,无须投入太多心血。纵然国家很早前就开始提倡实行素质教育,实际上,家长依旧认为学生学习必须要考高分,所谓的兴趣发展不值得关注。此类错误的教育想法和敷衍的教育态度,使得学生纵然喜爱计算机,也无法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反而会受到阻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二、信息化时代下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所存问题清晰明确,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需要从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教师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对策如下:
  1.教育部门出台文件,规范初中计算机课程开设要求
  要想学校增强对计算机课程的关注度和投入度,身为政府行政部门的教育部、教育厅以及教育局等首先必须要出台相关文件。文件中要明确中学计算机课程开设的要求,如周课时数、实践课时数、课程教材选用、教学器材配备率、机房条件等,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给初中计算机课程开设提供有力保障,避免课程被占、硬件不达标、教师不重视等情况出现。
  学校则要严格遵守教育部门颁发的文件,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保证学生上机学习的硬件条件,同时要主动购进全新的机器设备供学生学习和实践,积极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大赛,为学生学好计算机提供优良环境。
  2.学校积极改变家长传统观念,共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计算机虽然不是中考考试学科,但与学生未来高中、大学乃至就业关系密切。学校要主动承担起责任,通过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如组织家长观摩计算机课程教学、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课程作业、组织计算机技能比赛等,积极向家长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转变家长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从而配合学校做好教学工作。
  当前许多家庭都有电脑,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里自主学习操作一些计算机应用软件,帮助其在实践中真正了解并掌握在课堂上、教材里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有能力的家长甚至还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完成计算机打字、软件操作、编程等任务,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获胜欲,从而刺激其主动学习、大量练习,为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提供助力。
  3.教师以主体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原则改变传统授课方式
  初中生好奇心强,专注力、自制力弱,容易被各种新奇事物吸引。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改变传统授课方法,推陈出新,以主体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原则挖掘更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法。
  一是主体性。传统中国式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讲,学生听,學生处于被动地位。现行教学模式要有意识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学生遇到难题时首先予以引导、启发,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是趣味性。学习过程需要智力因素等“操作系统”和动机等“动力系统”两个系统共同运作,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授课方法对学生吸引力不强,而寓教于乐的趣味性授课风格更易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采用小组比赛、排名榜、积分榜等形式,将课程作业游戏化、竞争化,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三是实践性。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光靠书本上的理论学习远远不够,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大计算机课程实践项目的数量和难度,借助严格的实践作业测验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学校定期举办计算机技能大赛,每月布置一项小组合作完成的相关任务等。大量的实践合作既能使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技能,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赛精神。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句名言反映了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对当前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了解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准确把握新课改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培养目标,摒弃传统教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对计算机的热情,提升其素养和技能,为其未来高中、大学乃至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汪凯.中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探索[J].信息与电脑,2016(20):217-218.
  [2]  郭运斌.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31-132.
  [3]  赵向民.多元化教学策略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9):87-8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0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