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因材施教与“学困生”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针对学习者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施行有差别的教育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的教育对象范围是没有异议的。但部分老师所谓的“因材施教”只垂青那些优等生和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却冷落了学困生,甚至把对学困生的教育或教学说成是“对牛弹琴”。这正是教师不懂因材施教的表现。这种教师,要么是缺乏教育的智慧和才能,要么是缺乏身为教师的责任心。可以说,这不仅仅是教师职业技能不足的问题,更是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
  其实,因材施教对转化学困生来说必不可少,对优等生来说也十分重要。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于完善育人,包括人的完整个性的各方面。学生任何方面的不足或缺憾都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教育。在学业成绩和行为习惯上,学困生固然有种种缺陷,但优等生也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智高德疏、心强体弱、轻视体力劳动、学习偏科等等,比比皆是。然而,很多老师却一叶障目,只看到优等生的优异成绩,却看不到其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短处,将教育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优等生身上,却看不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们往往很善于根据学生的学科专长、学科兴趣,致力于促使学生某学科的发展,在培养特殊人才方面更是显示出明显的专门化倾向。然而,当下学术领域中,交叉学科、边缘化学科大量出现,现代人才竞争趋向综合和“通才”型人才,如果仅仅有音乐、绘画等一技之长,是无法左右逢源的。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学文者需通理、学理者需习文,如此,方可培养出综合、全面、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人才。
  所谓因材施教,目的不仅仅是针对成绩而言。不是因“考”施教、因“分”施教,讓学生在“题海”之中奋力拼搏、苦苦挣扎。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增强创新能力,培养表现能力,在研究方法、探索规律、增强素质及未来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改善,弥补自身薄弱环节。
  对学困生而言,学业不良、学习困难等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克服它也要有较长的过程,没有一种良方能使学生长期形成的落后在短期内改观。不积累新的问题,逐步排除已有的障碍,鼓励学生的微小进步,耐心对待他的暂时停滞,这就是对学困生因材施教、使其赶上一般水平的奥秘所在。
  除了习惯不良、成绩低下,学困生身上往往伴随有其他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业不良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学业不良现象在产生以后,又会影响到学生自身或外部诸多因素的变化(如学生的自我观念、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的期望的消极化等等),从而加重了学业不良。因此,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寻找适当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以是造成学业不良的关键原因,也可以是诸多原因中容易克服、容易见效的一点。突破口的确定既取决于学生个体的特点,也取决于班级中学生群体的特点,还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特点和教学中的机遇。
  此外,教师需要注意,一方面要做好现有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其他中等生成绩落后、变为学困生。因此,就因材施教的教育对象而言,学困生和中等生都需要重点关注。只有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使教育质量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责任编辑 晁芳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6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