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昆虫学》教学改革实践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烟草昆虫学》是烟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本文还对今后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方向進行了探讨。
关键词:烟草昆虫学;教学;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145-02
《烟草昆虫学》是贵州大学烟草学院烟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一门集理论传授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实用科学。本课程是在烟草专业招生以来便作为必修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在学生了解昆虫形态学、生物学、分类学与生态学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讲解烟草生产及其产品储藏、运输和销售期间所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分布与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预测预报与综合治理方法与技术等内容,培养大批具备烟草虫害防控管理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自本课程开设以来,教研组针对本校学生特点以及贵州当地烟草虫害发生情况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效,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成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学改革背景
贵州有近80年种植烟叶的历史,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烟区,常年种植烤烟280万亩左右。由于种植制度和管理水平的缺陷,烟草病虫害已成为影响我省烤烟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烟叶农药残留问题突显,严重制约了我省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准确识别和绿色防治烟草虫害”成为长期困扰着烟草行业人员的一大难题。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设置的烟草专业,是专门为烟草行业体系输送人才的专业,在当前大力提倡“绿色烟”和“安全烟”的社会大背景下,学院特开设《烟草昆虫学》必修课提升学生对烟草害虫的认知与防治技能,以备将来适应烟草行业的紧迫需求。然而,由于本专业学生在此课程之前多未有植保方面的相关知识积累,且近年来在气候异常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我省烟草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了演变等一系列客观事实的存在,敦促笔者对课程教学模式及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二、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当前的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诉求成为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主导因素,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以下方式。
1.学生自主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本门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昆虫学基础和烟草主要虫害),而本专业学生昆虫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开展了抽出理论教学的部分章节,让学生课下分组准备授课内容,课堂上登台讲授的学生自主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同一组的学生在经过集体讨论过后确定教学内容和各个知识点的讲述方式,之后相互配合,有的准备昆虫标本,有的负责收集网络视频资料,有的负责PPT制作,等等,大家分工协作,人人参与,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及表达方式不同,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大家一致认同喜欢的“小老师”。通过此种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是哪个同学讲授的,怎么讲的更是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大家上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此外,学生们讲课的过程同样启发着笔者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更进一步。
2.探讨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许多知识和问题并不一定只有一种解释,那笔者会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问题供学生们一起讨论。比如,在烟草害虫综合治理的章节中,每种害虫都可以有多种防治措施,那我们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采用一种防治措施进行防控,且大家要讲出防治理由,这样防治的优点是什么,而且要找出其他小组防治措施的缺点在哪里,这样大家经过辩论会从中发现各种防治措施均有其优缺点,而且不是每种措施都适合在任意情况下应用,而后再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让同学们进行分析,这其中应用到了哪些防治措施?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对综合治理的概念及防治措施进行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大家进行探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扎实,且增强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3.现场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学院下设的烟草试验基地(科技园),将课堂知识带到现场进行讲解,使得同学们将抽象的、理论化的知识以及防控技术手段与实物联系起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食烟昆虫天敌生物学章节的讲解,选择在我们“烟草天敌繁育中心”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认识天敌的同时,加深对其捕食或寄生特性、繁育条件等生物学的理解;选择在试验基地开始集中防治害虫的时期内,带领学生至田间讲解综合防控措施,让学生亲身感受防治过程,并通过观察基地内设施或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属于何种防治方式。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现场教学兴致很高,而且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探讨
在我们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完成从传统教育(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向现代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转变的同时(徐善永,2011),还需做到教学知识的更新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然而,多数专业课程教材却因编写出版周期长等因素滞后于知识更新的速度(雷国铨等,2009),《烟草昆虫学》课程亦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添加本门课程相关的前沿科学知识,努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烟草昆虫学》课程所用教材一般为罗梅浩和李正跃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更多的介绍了普通昆虫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烟草重要害虫的种类及生物特性等基础知识,对烟草害虫的综合治理方式方法过于笼统,更缺乏新技术新观念的实践应用内容,而这些恰恰是今后作为专业人才进入烟草行业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因此,笔者通过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烟草害虫综合治理实践应用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比如,设备篇让大家认识了新型静电喷雾器、遥感监测虫情测报灯、具降低天敌杀伤的数字化粘虫板等;方法篇引入了更新的防治策略,即不再是单纯的讲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技术手段有哪些,而是将综合治理中各种防控手段应用时机细化,与害虫发生期和生活史相结合,在害虫生活史中不同薄弱环节应用相应的最合适的防治手段达到更有效的防控效果;实例篇着重介绍了当前我省烟草主要害虫,如烟蚜、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的最新的防控研究成果。
四、关于实践教学的思考
本课程原本的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分为4部分,分别进行昆虫头部、胸部、腹部及附器的构造、昆虫变态、卵、幼虫和蛹的类型及形态、烟草主要害虫观察与识别、烟草储藏期主要害虫的观察与识别等实验内容,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更偏重于教材基础知识的具体化认知,缺乏了对学生行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将上述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教学模式或现场教学模式)一并完成,而实践教学课需要向实际应用或科研需要方面靠拢,比如烟草害虫田间系统调查、烟草害虫和天敌的标本采集及保存、天敌昆虫释放、不同化学药剂的配制及喷雾技术等,而此过程中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目标,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符合多元化创新型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善永.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学与管理,2011,(4).
[2]雷国铨,王海林,陈潜,梁正,曹滨斌,谢芬,童玲.试论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及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09,(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