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实验目的要求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器具,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规范的操作和完整的表达三大能力,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验技能,这不仅是当下省中考的要求,同时也为学生今后高中生物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学教学;实验探究;学科素养
  从当今生物学的整个发展历史来看,一直都离不开实验探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也往往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探究实验的基础之上。在2011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具体要求,不仅在省中考試卷中会体现对于实验相关知识的考查,同时各市各校还会定期对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考查。但是,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就能训练出来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提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有趣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通过多次实验操作的累积,逐步掌握课标中要求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自身生物学科素养,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意识。接下来,我就针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和同仁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 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经常都会看到一种现象:学生一进入实验室,就对桌面上的实验材料和器具充满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摸一摸、看一看,就像看到了新鲜的玩具一样。但是当我提问他们,今天做的这个实验中,你们能学到些什么,想要尝试解决什么问题,最终想要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对此是一问三不知。
  因此,在每次上实验课的前一周,我就会通知学生,把课本上相关的实验目的要求、操作步骤、预期的结果,都提前预习一遍。在实验课的前一节课,我会抽出10分钟的时间提问学生,务必要让他们对实验的目的要求对答如流,对为什么要做实验、如何做好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标中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例如,在完成七上“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之前,通过提问,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实验比较特殊,它有两个目的要求,即有两个实验结论: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二是“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相关的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这对他们的生物实验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助益。
  二、 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器具,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创新与尝试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了所有的实验材料和器具,学生直接动手操作即可。这种方式有它的劣势——学生对实验中为何需要这些材料、器具,不明原因,以至于在平时考试过程中,有考题要求学生选出必需实验物品、去除无关实验物品,学生几乎都无法作答,导致失分严重。因此,在最初的几年,我一直在反思,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实验教学方法。后来,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在每节实验课之前,准备了一些实验过程中无须用到的物品。学生在操作时,就不得不去思考,哪些物品是适合使用的,它们各自有何种用途。有些学生通过这种锻炼,创新意识得到激发,会自主地开始改造实验,使原先一成不变的实验操作,有了意料之外的创新改进。例如:七上“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原本课本要求的实验材料是普通的天竺葵,但是在实验之前,我又多准备了一种银边天竺葵,学生在看到这种叶片时很困惑,不知道是否应该严格按照课本的要求,暗处理一昼夜后,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后来,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决定改动课本的操作步骤,不再对叶片进行遮光,而是直接放置在阳光下照射两三个小时,最后叶片经过脱色、滴加碘液后,学生惊奇地发现,他改进的实验操作,最后得出了和课本不一样的实验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这就是学生对实验改造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也是我对实验教学的一种创新与尝试。目前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实践效果甚好。
  三、 有效培养实验的三大能力,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与保证
  首先,初中生物实验能力之一——正确的观察方法。初中学生对于实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不会听从老师的观察要求,而是自己随心所欲的改变实验观察顺序,这样会使实验过程带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必须明确强调,实验开始之后,也要加强巡视指导。例如,七上“观察花的基本结构”这个实验,要明确告知学生,必须由下到上、由外到内的顺序观察并解剖花朵,才能顺利地观察到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最后观察到子房内部的胚珠。但如果学生是由内到外进行观察,在用刀片切开子房观察到胚珠之后,其外面的雌蕊、雄蕊、花冠、花萼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样一来,观察并识别一朵花的基本结构,这一实验目的就无法达成了。
  其次,初中生物实验能力之二——规范的操作能力。不规范的操作往往会导致实验的失败。但我并不害怕这种现象,反而觉得这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时,看到有学生不规范操作,并不急于提醒,而是当学生无法正常使用显微镜来求助于我时,才让其反思之前的操作哪里不规范,这样学生在下一次实验时,就能够对规范的操作步骤了然于心。
  再次,初中生物实验能力之三——完整的表达能力。这不仅是课标的基本要求,更是省中考必定会考查的内容。因此,每次实验结束后,我都会让不同的实验小组相互交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改进。
  总之,培养初中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重在平时实验教学的积累与巩固。这不仅是应对省中考的刚性需求,更是对学生未来的高中学习有所助益。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不断创新改进实验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敏.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
  作者简介:黄志燕,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实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