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求创新优化求超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真正高效、特色、自主、互动的信息技术课堂一定是有深度、有层次、有内涵、有容量、有温度的。其中,想象、编程和分享是Scratch的教学关注点。通过倾听“异向交往”之声,实现师生之间的同步表征、同频共振,将五步创客教学法灵活巧妙应用于Scratch教学设计与课程实施,通过范例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实践、探究与创作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并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更好的创意以及更强的求知欲,并在智慧分享中循环往复螺旋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焕发学生的内在生命力,实现师生之间的共享、共振、共进、共生。
关键词:创建;应用;Scratch课堂教学;程序设计思维
一节高效、特色、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信息课,其内容设计不仅要有层次、有梯度,还要有深度、有容量,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精细化、准确化。为了能够真正实现高效、特色、自主、互动,我尝试将创作型合作学习方式应用于Scratch教学,通过创意、设计、制作、分享与评价五个环节,鼓励学生在探索发明和创造中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现以Scratch中《造型变换任我秀》课堂教学为例,加以分析、论述及反思。
一、 教学方式——基于创建、应用的程序设计
Scratch程序设计教学要求通过任务演练学生能够明确所学重点及难点,掌握所学知识、技能,使得各层次学生均有所收获和提高,同时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初步具备合作学习能力。此外,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信息课与其他课程巧妙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在求知探索、创新学习及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为此,在备课环节,反复研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信息技术)及本校“三关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要求,领会其中精神内涵。就Scratch而言,其教学关注点为想象、编程和分享,通过范例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在模仿与修改案例中培养学生创建、应用的程序设计思维,并在智慧分享中循环往复螺旋提升。引导能使学生处于一种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思考的状态中,而程序的交互作用能够给学生建立程序基本原理的直接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Scratch不仅是编程语言,还是创作的工具、表达的工具。
基于创建、应用的程序设计教学方式以及借助ftp进行合作探究的创作型学习方式给我的教学设计很大的启发。在其课堂开展之初,并未急于让学生动手去做或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而是先让学生去摆弄、研究别人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工具材料和指导。让孩子从涂鸦和草图开始,或直接动手建造,并发挥其想象,动手体验来建造,是以建造为核心的问题解决过程。通过有意图的观察、摆弄别人的作品并尝试探索自己动手修改程序,来解决问题的难点。
在采用“基于创建、应用的程序设计教学方式”前,我对该学习方式特点及教学效果进行了解与预期。设想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模仿、修改在创建基础上,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借助ftp实现创作型作品的角色设计、造型绘制、脚本搭建及合成。无论该方式教学效益如何高,课堂思想如何精妙,在不同内容的Scratch课堂教学中,都应结合自身教学重、难点取其精华,揣摩课堂精髓。
二、 导入——真情实境胜于虚情假意
就课前导入环节而言,为了能让学生直观感受造型切换的动画效果并调动学生创作欲望,意识到课堂导入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实意义的有情境的问题比枯燥的技能训练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因此,在后续的磨课中,我逐步转换思维,舍弃前几节课导入所用案例,课前自己动手绘制大课间真实场景,并在Scratch舞台上生动呈现我校特色活动。这样,不仅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抓住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而且与主题活动的后续环节相吻合,以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案例模仿与修改——从计算思维到计算参与
在Scratch教学中我一直坚信一种观点“看过的,忘记了;听到的,记住了;做了的,才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Scratch基本操作,能制作簡单的基本程序,但一部分学生程序设计中对于角色与造型的准确定位及指令积木的堆叠顺序与参数设置长感困惑,经常因此在创作中遇到瓶颈,不能很好地将内心思维转化为可执行程序,影响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针对此问题,经过多次磨课,我在逐步将教学重难点进行精确定位后,将主题活动的侧重点进行不断调整与修改。从展示交警操领操者,让学生模仿快速完成造型切换,到角色的复制、缩放,远近、队列的调整等,将平时所学的知识融入于案例的模仿与修改中。
四、 创作程序——在创作中合作学习螺旋提升
真正高效、特色、自主、互动的Scratch课堂一定是有深度、有层次、有内涵、有容量的。如同一道有家的温度、家的味道、朴实无华的家常菜,切不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其中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为本主题活动服务。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完成有挑战性任务,都想成为成功者、知识的发现者,都喜欢按自己的想法操作。而主题活动中设置的创作程序环节正符合学生需求,给他们提供了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在创作环节我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鼓励学生去思考、创作,自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释放和张扬。而这一点正是Scratch软件开发者的初衷,他们希望Scratch的使用者能够为表达个性而创作。
Scratch为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反思整个主题活动的设计,学生通过观察一些简单的造型切换动画,发现制作规律、技巧;通过尝试并进一步探究,做出意想不到的作品;通过分享发现优秀作品,并借鉴加以修改、完善。从模仿→修改→创作→分享→再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这样具有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创意必然精彩,学习成效必然丰厚。
当然,基于创建、应用的创作型合作学习方式只是Scratch教学应用中的一种,以上仅是个人在不断尝试与探索中的一点反思、感悟与心得。如何将这种教学方式灵活有效地综合应用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即学习”,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与尝试!
作者简介:丁宁,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