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教育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强制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使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少教多学”;模式探讨
一、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教育改革使得各个学校加大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全面的提高。但在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问题。要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目前最常见的问题有学生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对阅读没有足够的耐心,学习主动性越来越低,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用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越来越低。我们必须要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不应一味地讲授与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减少教师的知识灌输量和不必要的工作压力,让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过程中,这就是崭新的教学理念“少教多学”,教师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 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内涵意义
(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少教多学”模式被教育界学者提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变换了身份,他不再是阅读课堂的主导者,在“少教多学”模式下,语文教师仅仅是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少教多学”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融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自身的优势与长处有了发挥的空间。
(二)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少教多学”模式的运用,并不是想卸掉教师身上的责任,其初衷是为了挖掘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的潜力,使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施展机会。在“少教多学”模式中,学生要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前提下,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接触较多内容,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可能受到阅读的影响。因此,初中是学生将来能力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是否能科学地运用“少教多学”模式,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与影响。
(三)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学习地位是被动的,旧式阅读习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大多数课堂中,教师讲述的理论知识较为枯躁,学生的听课兴趣并不高,教学成果也必将是不尽如人意。在“少教多学”模式中,教师将充足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学生会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自主阅读与学习,学生的课堂地位得到了提高。
三、 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策略
(一)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对“少教多学”模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有客观的认识,并对其中落后的部分进行及时的改善,使自身的教育观念现代化和科学化,教师在现实课堂的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的课堂地位由主导者变为辅助者,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根据。
(二)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习结果科学化与高效化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枯燥,学习效率提高。因此,教师首先要找出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为学生量身定做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况,对接受能力弱,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为他们量身定做出适用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得到提高。
(三)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勤动脑,多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多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教师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同时,还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自主思考。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少教多学”模式的引入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这种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应试思想,使學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教师的课堂身份从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使学生对阅读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与剖析,在学生自身思维得到解放的同时,提高其阅读效率,改善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4):34-73.
[2]姜灵惠.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及其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4):105-105.
[3]郭艳菊.再探“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14):243-764.
作者简介:
许吉仁,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延平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2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