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展“问题导学”教学对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设计区域调查问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入生活实际案例、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等方面探讨如何利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以期通过本文研究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问题导学”主要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知识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掌握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站在地理学角度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念”四个方面。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问题导学”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新课程理念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 设计区域调查问题,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运用区域观念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能力,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多样性、分析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对人与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正确解读具有良好作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实际搜集案例,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以区域调查的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结论,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之下正确处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解必修三(人教版)“区域农业发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分析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乡土地理分析家乡的农业发展状况,并布置学生通过访问、参观、网络、书籍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调查任务:
  1. 了解家乡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 找出家乡农业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区位因素;
  3. 分析家乡的农业结构及发展特色;
  4. 指出家乡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并提出规划建议。通过这样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运用调研、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剖析地理现象、探析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维品质和行为能力,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化、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理教师在重视课堂讲解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点应用于具体问题解决分析之中,关注社会生活、地理文化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必修一“水土流失”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以“在倾斜角度、雨量、植被覆盖不同的三种前提条件之下,沙泥的侵蚀情况有何变化?”为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泥沙混合物、水、草皮、表面光滑的木板等器材,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影响水的搬运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并归纳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这一实验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 引入生活实际案例,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协调观念”主要是指学生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生态自然环境关系时所遵循的价值观念,在資源、人口、发展、环境等问题日渐严重的今天,人们需要深刻认识到若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则需要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学情、教材内容导入生活实例,以问题为疏导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实例,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为学生展示“雾霾”“城市内涝”“交通拥堵”“人口老龄化”“就业困难”“房价昂贵及空房率上升”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在这一问题的分析解决中有利于渗透人地协调观念。
  四、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运用综合的观点方法分析地理环境的思维能力,在地理问题或者地理现象解读时,要从多个层面入手,透彻分析其中涵盖的各项要求,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或者建设规划方案,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思维。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具有综合性特征的问题教学情境,借助问题的驱动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全方位升华。
  例如,在讲解必修三“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合作小组,为学生创设“假如你是政府官员、电力投资商、当地居民、工厂企业主、农场主和环保人士等角色,怎样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为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启发学生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层面加以考量。通过这样方式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可见,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正确方法,培育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也打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效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严凯.建构个性化课堂,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6-7.
  [2]丁建强.以地理课堂交融培养政史地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以“遥感技术的应用”一课为例[J].地理教学,2018(24):57-58.
  [3]于爽,曾文华.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导学课堂”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35.
  作者简介:王文君,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