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语交际”动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口语交际”指的是一个听与说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够设计出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充分激活学生想交际的意愿,树立敢交际的信心,培养会交际的能力,让口语交际课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
关键词:敢交际;想交际;能交际
课间休息时间,同办公室的老师们一起探讨起来关于平时试卷上“口语交际”方面出现的问题来,有个老师说“试卷上这点我之前不够重视”,有的老师说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还是弱项,还有的老师说,“口语交际”方面的课程学生都没有兴趣,课题效果很一般……
通过一番讨论,让我深有感触,从教这么长时间“口语交际”一直是我重视的教学内容,但是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少,表达能力弱,“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是长期以来有待提高的薄弱点,这不禁引发我的思考,这一状况难道只是因为学生身上的问题吗?深入想来,主要是在课堂上老师引领不到位,情境创设不足,对学生的鼓励不够造成的。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要让“口语”真正“交际”起来。我们可以引入口语交往训练,带领学生注重日常的语言表达用词规范,多训练学生的对白语言和独白语言,让学生逐渐形成规范的口语交际习惯,并且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待人处事交往能力。为了让“口语交际”课受到同学们的喜爱,我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让学生“敢交际”
农村地区的学生,从小接触的人和事物比较少,性格大多比较内向,加上从小习惯了用方言交流,当涉及“口语交际”技能的时候,往往没有自信,不敢说,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说错了没关系,教师、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大家一起指正,共同提高,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没有谁高谁低之分,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内在都有无限的潜力,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能力,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认可,少一些批评,当学生获得进步的时候多一些表扬,逐渐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
教师应该放下高姿态,与学生融为一体,大家之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要是朋友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口语交际的训练融入课下的生活中,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开放学习的口语交际环境。另外,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同伴中有人练习和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不是互相嘲笑,而是要端正心态,共同学习、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二、让学生“想交际”
要让学生想交际,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教师可以参考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在口语交际课程中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例如:选择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话题,家乡丰收的场景、给外出工作的父母打电话的场景、我长大后的理想等等,这些话题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实践起来没有距离感,大家愿意投入到学习练习中,还可以引入生活有趣的事、自己喜欢的游戏娱乐项目、一场比赛、一副绘画作品、一首歌曲等,学生既感受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有樂于将自己的兴趣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分享给身边的人,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能交际”
首先要模拟真实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图片、音乐、视频等,在课堂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自由合作交流的氛围,把学生带入接近生活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成为情境中的一员,并通过教师的语言、神态等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其次要提供典型交际案例,案例本身就是一个交际情境,提供典型案例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让学生去交流、讨论、发现,从而不仅对案例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形成敢于大胆发表自己观点,尊重、理解他人的良好态度,以及讲文明、懂礼貌的交际素养。还要设计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一种有新意、有趣味、有具体物象的“疑境”,造成一种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不协调”,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最后要形成交际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大家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彼此信任、相互依赖,学生提供对话、交流、分享知识,增进交往,深化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
总之,只要教师有一双“慧眼”,能够设计出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充分激活学生交际的意愿,树立敢交际的信心,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水平,口语交际课就会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这将是我们终生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莉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J].语文出版社,2002.
[2]党斌宏.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作文统整训练[M].长春出版社,201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