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学生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科峰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是数学教师一直探求的课题。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便能很好地解决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构建高效课堂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此,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课堂而言的。所谓低效课堂就是课堂活动低效率运转,教学效果不佳。费时费力,高耗能、低产出。高效课堂就是以相对较少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构建高效课堂便能很好地解决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构建高效课堂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耗时多、效率低,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数学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精心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备一节课呢?首先,教师得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楚,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领会。其次,大多数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不会创新,往往是脱离了学生的备课,也就是说只是为备教材而备课。我觉得,备课更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备学生。比如,城里的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好,经常预习,且大多数通过预习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农村的学生就没有预习的习惯,且家长大多是农民,没时间督促学生。再有,同是一个学校的不同班级,有的班级学生整体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有的班级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相对弱些。因此,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备课,针对不同情況、不同学生,教师的备课应有所不同,只有考虑到学生的这些因素,我们的备课才能更有效,才能更有利于所教的学生。
  二、准确把握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每一处安排的出发点,做到有的放矢。如在讲八年级中心对称图形——矩形这一内容时,如果数学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就会感觉到教材一开始安排的以直角三角形绕其斜边的中点旋转180°得到矩形这个程序多此一举。如果数学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就会发现问题,原来是没有理解教材安排的体系,没有理解编者的意图,这一章是“中心对称图形”,整章的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围绕它展开的,由一个普通的三角形绕着一边的中点旋转180°后会得到平行四边形,对于有一个角是90°的特殊的三角形绕其斜边的中点旋转180°后会得到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矩形。有了这个理解和体会后,再讲菱形时就轻松多了,从等腰三角形这样一个特殊三角形入手,让其绕底边的中点旋转180°后得到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菱形,再从它的特殊性入手和学生一起探讨菱形的特殊性质,这样一来发现效果很好,学生掌握得很轻松,作业质量也很高。由此可见,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教材中的问题,才能确保课堂的有效性,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创设情境,活跃思维
  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因此,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尽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比如,讲几何“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为学生展示1根1米长的竹竿,问:“同学们,能在不用刻度的情况下,迅速将这根竹竿五等分吗?”这样一来,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性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方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创新和才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五、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六、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集视频、图像、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功能于一体,表达的信息量大,创设的情境真实形象,生动感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可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获取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信息技术能充分展现多样、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情景,有利于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变抽象为具体,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
  如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课,图形是怎么旋转的?学生很难发现旋转的特征,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很清楚地观察到图形旋转的过程及旋转后的图形。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后轻松掌握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教学内容不太熟悉,往往课后还对有关内容不太理解,信息技术却能满足他们的心愿。例如,在学“圆内接四边形”等课程后,鉴于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内容没有完全掌握,我就安排学生到网络教室查阅资料。有的学生在互联网上获知,“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且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圆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于是,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研究,并把学习收获记下来。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评价。如此一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而且还拓展了教材内容,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构建数学高效课堂能很好地解决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构建高效课堂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模式创新上,教师应坚持新课程理念,着力体现学生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刘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下),2018(04)
  [2]偶伟国.精研细究,成就教学精彩[J].江苏教育,2017(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92.htm